2025-11-06 | 中央社
安世:無法保證10月13日後在中國所生產晶片品質
荷蘭安世半導體公司(Nexperia)今天表示,預期能夠解決公司控制權危機,但同時警告客戶,無法保證10月13日之後在中國生產的產品為正品,或符合品質標準。
路透社報導,這家荷蘭公司指出,其他國家的廠區運作正常。荷蘭政府9月30日接管安世,而中國政府自10月4日開始禁止其產品出口,導致安世廣受汽車製造商採用的晶片出現短缺。
安世在聲明中表示,歡迎根據美中協議,未來一年內公司不會受到美國出口限制。中國方面則表示,將會按個案審查允許產品出口。
安世指出,安世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受美國限制影響,創辦人張學政10月7日被荷蘭法院停止其安世執行長職務,並強調與此相反的報導並不正確。
雖然安世的多數晶片在歐洲生產,但有7成產品在中國封裝後銷售給經銷商。該公司中國分支已經表明,將獨立於荷蘭公司的控管,並稱庫存足以供應客戶至2025年底,同時將尋找其他獲取晶片的方式。
這家荷蘭公司表示,「我們仍然全力投入在中國的營運」,並強調已有團隊積極尋找其他方案,以確保未來產品能「以可持續的方式」供應。而安世其餘3成產品,目前則從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完成封裝和出貨。
路透社報導,這家荷蘭公司指出,其他國家的廠區運作正常。荷蘭政府9月30日接管安世,而中國政府自10月4日開始禁止其產品出口,導致安世廣受汽車製造商採用的晶片出現短缺。
安世在聲明中表示,歡迎根據美中協議,未來一年內公司不會受到美國出口限制。中國方面則表示,將會按個案審查允許產品出口。
安世指出,安世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受美國限制影響,創辦人張學政10月7日被荷蘭法院停止其安世執行長職務,並強調與此相反的報導並不正確。
雖然安世的多數晶片在歐洲生產,但有7成產品在中國封裝後銷售給經銷商。該公司中國分支已經表明,將獨立於荷蘭公司的控管,並稱庫存足以供應客戶至2025年底,同時將尋找其他獲取晶片的方式。
這家荷蘭公司表示,「我們仍然全力投入在中國的營運」,並強調已有團隊積極尋找其他方案,以確保未來產品能「以可持續的方式」供應。而安世其餘3成產品,目前則從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完成封裝和出貨。
最新財經新聞
-
-
保發中心國際保險人才培訓班 累計培育逾400學員
(32 分鐘前) -
保發中心國際保險人才培訓班 累計培育逾400學員
(32 分鐘前) -
英央行:AI拉高科技股估值 若泡沫破裂恐影響全球需求
(33 分鐘前) -
川習會後 首批美國高粱已運往中國
(38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