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5-11-28 | 中央社

美國感恩節購物季 人潮回流但消費趨向保守

美國感恩節到來,象徵一年最大購物季開跑。專家指出,今年在通膨與關稅影響下,生活成本維持高檔,雖然人潮回流,但消費行為趨於保守,呈現「省錢導向」。

美國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購物季以隔天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為起點,緊接「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延續至耶誕節前。

過去百貨、零售業者常在黑色星期五推出大幅折扣,吸引民眾於深夜排隊搶購電視與家電。疫情後,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轉為線上,促銷期拉長,通宵搶購的情況減少。

路透社報導,全國零售聯盟(NRF)估計今年從感恩節到網購星期一約有1億8690萬美國人參與購物,創下歷史新高。但今年購物季的銷售成長率,估計將比去年略低,消費力略微下降。

NRF首席經濟學家馬修斯(Mark Mathews)指出,受到通膨與關稅影響,今年零售業者與消費者對於價格都更加敏感。部分家庭選擇理性消費、縮減外食或娛樂等非必要的支出。

多家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亞馬遜(Amazon)、達吉特(Target)、梅西百貨(Macy's)提早在感恩節之前推出促銷,以延長購物週期,刺激買氣。

美聯社報導,關稅與通膨影響下,美國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家庭改用自有品牌或較低單價商品,假期採買也以實用為優先。感恩節過去象徵購物狂歡,如今出現精算、省錢的趨勢。

經濟壓力下,先買後付(BNPL)工具流行,報導指出,部分消費者透過分期付款以分散支出,但分析人士表示,多平台重複使用情況下可能累積負擔,風險在假期之後浮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