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5-02-18 | 中央商情

工商協進會4大呼籲因應川普2.0 籲政府組國家隊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提出高關稅等政策,工商協進會今天提出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推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等4大呼籲,理事潘思亮表示,台美經貿依賴性越高,政府應成立國家隊,與美國政府談判半導體和國安等議題,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天舉辦「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講座,副理事長黃教漳、常務理事潘思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

黃教漳代表工商協進會提出4大呼籲,包含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減少台商在美國投資和營運的負擔;推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保障台商在美國的投資利益,降低風險;爭取美國市場的特殊豁免或減免措施,以降低關稅壓力,以及強化經濟科技和創新合作,提升台灣廠商競爭力。

黃教漳表示,川普上任後以關稅作為外交籌碼,台灣為美國第6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高達739億美元,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川普政府的關稅大刀揮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國,近期更宣布要課徵對等關稅,可能對台灣科技、電子和半導體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潘思亮則認為,關稅對台灣的影響比美國政府要求台廠直接去美國投資的影響還要小,對於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問題,解決的根本是要到美國當地投資。

潘思亮指出,台灣對美國關稅約5%,美國對台灣關稅約3%,若川普課徵對等關稅,對台灣農產品的影響比較大,資通訊產品現在基本上都是零關稅,比較沒有影響。

展望今年景氣和台美關係發展,潘思亮表示,AI是美國經濟最主要的動力,推升對台灣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需求,台美互相依賴性越來越高,短期來看,雙邊貿易一定會增加,在此前提下,川普要求台廠去投資是理所當然的,台廠也可藉此機會改善和掌握與客戶的關係。

面對美國高生產成本等挑戰,潘思亮表示,台廠初步以高附加價值、高利潤和尖端產品赴美設廠為第一優先,在台灣資通訊產業全球布局下,「美國好,台灣會更好」。

潘思亮指出,半導體產業去美國投資並沒有不好,若台灣人不去,韓國人就會去,「與其被動上架,(台廠)把握機會吃下美國市場未必不是好事」,對台廠而言這是一個機會,但廠商能否談到很好的投資條件也很關鍵。

他呼籲,政府應該成立一個國家隊,與美國政府談判,包含半導體和國安等面向,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

至於半導體產業移到美國是否會造成技術外流風險,潘思亮認為,台廠前往歐洲、日本等地布局,在先進國家有許多投資法律、智慧財產權等保護,相對於東南亞等其他國家,台廠在美日歐等地投資是更有保障的。

對於川普認為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生意,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台灣半導體和相關產業是靠本身的努力,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直接以現金補貼產業,但台灣政府幾乎沒有直接補助,只看成果不看過程對台灣非常不公平。

劉大年建議,台灣應加強說明,台積電赴美投資後,美國成為台灣海外投資最重要國家,也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面對美中持續角力,他指出,兩岸關係和美中對抗是台灣企業今年最大的風險,應該做好準備,以降低可能的損害。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