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06 | 中央商情

散裝回溫、AI撐空運 台航、中菲行看市況趨穩

觀察海空運市場,台航(2617)指出,美國關稅談判漸明朗,乾散裝貨需求不確定性稍減,紅海航道危機再起,近1個月散裝運價明顯回升;中菲行(5609)指出,7月空運市場AI產品出口需求持續,亞洲地區市場繁忙,運價得以維持。

台航上半年合併營收新台幣20.45億元,年減約5%,毛利率由41%下降為39%,主因除中國鐵礦砂上半年庫存過高外,中國內需及房地產市場不佳,使鋼鐵與相關原料運輸量下滑,壓抑海岬型船舶運價,再加上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造成全球製造業投資的不確定性,中、小型乾散裝運價也受拖累。

台航表示,散裝船隊租約部分採固定日租、部分隨運價指數浮動、半浮動,且設租金上下限等方式配置,仍能保有一定程度獲利。

此外,上半年美元對新台幣匯率急貶,台航表示,由於散裝營運收入及成本均以美元計價,因此匯率波動對損益影響有限,上半年每股盈餘(EPS)約1.01元。

台航指出,近期美國與主要貿易國關稅談判趨勢逐漸明朗,乾散裝貨需求不確定性稍加減緩,胡塞組織再度攻擊商船造成2艘散裝船沈船,紅海航道危機再起,使得更多散裝船繞道,增加船噸需求,再加上南美穀物產量創歷史新高,且中國積極轉向巴西採購,使得最近一個月散裝運價明顯回升。

展望下半年運價,台航指出,烏、俄戰爭如能提早結束,龐大的重建需求將會對中、小型船舶船噸需求有明顯的助益;中、長期而言,未來3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加上環保法規致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中菲行7月集團營業額23.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5%,7月空運貨運量雖然較去年同期成長2成,海運貨運量增加1成,但受到匯率換算影響營業額成長,累計今年前7月,集團營業額167.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3%。

觀察7月空運市場,中菲行表示,隨著美國新一輪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人工智慧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需求持續,亞洲地區市場繁忙,運價得以維持。7月海運市場,繼5月、6月的出貨旺季之後,整體海運市場放緩,運力過剩與美國高庫存水準對運價造成壓力,亞洲地區的運費基本上則保持穩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