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6 | 周刊王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接受CTWANT專訪,分享基金會孵化兒童少年節目人才計畫催生的三部紀實類節目,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拿下獎項。(圖/記者黃威彬攝)

[周刊王CTWANT] 「我一知道《登山總動員》拿到首獎,《悄悄話》、《海洋日記》囊括第二名,立即在家庭群組分享好消息,跟先生(蔡明忠)說,我們得獎了!錢沒有白花。」5月下旬,富邦文教基金會孵化製作的三部兒童少年節目,首度為台灣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拿下獎項,執行董事陳藹玲接受CTWANT專訪開心地說。

6月下旬,CTWANT採訪團隊來到富邦文教基金會辦公室,座落於北市中正區銅山街上一棟磚紅色建築,造型及磚色與鄰近社區融入成一片,外牆鏤空,牆內自然透光,鄰巷道的一面內牆有活水流動,幫助空間降溫,入門後寬闊樓梯上到二樓,廊道掛著江賢二、蔡康永等畫作。

身為富邦集團長媳、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剛忙完家務,一襲粉色上身、穿搭常見牛仔褲風格,簡單俐落現身基金會辦公室。她爽朗地說,這回接受媒體專訪,最主要為台灣人才自製的兒童少年節目增加聲量,讓更多家長孩童知道這裡有許多優質的電視節目可以觀看。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登山總動員》、《悄悄話》、《海洋日記》三部兒童少年節目製作團隊,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大放異彩勇奪獎項。(圖/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

陳藹玲原是電視主播,與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結縭三十多年,育有二子二女,如今已升格當阿嬤,外孫快三歲半。蔡家家訓是未讓媳婦參與事業企業經營,她婚後進入富邦慈善基金會,1990年成立富邦文教基金會後,開始關注青少年議題,先後參與媒體觀察、監督核電、教育、媒體素養、食安、環境等公共政策領域。

推動「媒體素養」入課綱後,陳藹玲又看到國內自製兒童少年節目斷層30年的危機,「以前我們會說相關單位要重視,與其呼籲不如起而行,自己跳下來做平台,有內容才能讓我們新生代有多元選擇。」

陳藹玲投入教育文化活動,深刻體認兒童少年是最弱勢團體,無法自主選擇媒體節目內容,遂與富邦文教基金會轉而鎖焦在兒少議題;2018年起開始推動「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活動,今年徵選企畫案將在6月底截止收件。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表示,基金會角色即是在催生兒童少年節目之前所做的研究,需要了解國內現今需要哪些內容,國外有哪些優秀節目,因此做了很多像是pioneer(先行者)的工作。(圖/記者黃威彬攝)

進入基金會十年來、現任總幹事冷彬說,「我覺得執董是一位真媒體人,她真心相信媒體應該產生一個正向影響力,是當代兒童青少年接觸世界至為關鍵管道,對這整個計劃是很重要的一個鼓舞。」

富邦文教基金會透過補助獲選企畫案每部200萬元獎助金,協助拍攝試拍帶到募集開發成節目相關製作費等,迄今六年來培育了戴薇、張子祥、張皓然、陳品佳、郭昕盈等導演、製作人,陸續完成《百味小廚神—中元大餐/午餐爭霸戰》、《悄悄話》、《海洋日記》、《登山總動員》、《虎姑婆和他的朋友》等作品,類型涵蓋劇情、紀實、動畫、流行音樂節目等。

今年5月,富邦文教基金會以《悄悄話》、《海洋日記》、《登山總動員》這三部片首次參展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此屆共來自52個國家、422件作品參賽,《登山總動員》以8.66分獲得7~11歲非劇情類的首獎,其他兩部也獲得二獎,台灣第一次參選即大放異彩。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產官學界共同見證文策院與富邦文教基金會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為兒少影視人才培育、內容開發及投資努力。右五為富邦文教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圖/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

「我們真的需要為孩子們多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孩子越來越少的時候,越應該做,因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重要」陳藹玲說。

如今國內三部節目在兒少影展最高殿堂與歷史最悠久達60年的慕尼黑兒少影展中受到肯定,不只陳藹玲與基金會團隊感到欣慰,蔡明忠也一樣與有榮焉般高興。

「我先生對於做孩子看的內容是非常的支持的,沒有任何question問題,謝謝他的支持,因為他對內容製作一直有很大理想,常常說被某些作品鼓舞,作品有它的力量。」

陳藹玲繼續說,「像是先生投《火神的眼淚》、《天橋上的魔術師》,不單是投資,從頭到尾都欣賞;最近的《繁花》也是他去爭取到MyVideo播放,王家衛導演的作品是很有藝術性,同時看到不同時代做股票縮影感覺……。」

「他現在最大的進步是陪孫子玩,很enjoy跟孩子相處時間,認同基金會在做的事情應該是從越小的年齡開始。」陳藹玲眉開眼笑地說,「我常常跟先生講,賺了這麼多錢,其實最重要就是,講很俗,就是回饋社會,孵育兒少節目人才是有意義的,也可以嘉惠你的小孩,我們的小孩,大家的小孩。」


兒少節目先行者1/富邦催生三部片奪國際大獎 陳藹玲第一時間line大董「錢沒白花」

此番得大獎,原不是陳藹玲親上第一線製作兒童節目的初衷,如今卻結出善果。她不忘向大董邀功,富邦文教基金會明年35周年,將展開新頁,「我就跟先生開口說,辦公室的一些空間要改進一下,他說OK,寫計劃來。」陳藹玲與團隊計劃增設影音設備等,升級現有的教育訓練上課場域,同步為兒少節目帶來更卓越的感官享受。

「我現在以一人之力,服多人之務,有多人之力就服多人之務,做利他的事情,是我的天性,就像我是長女什麼事就說『我來』,雞婆個性,說我是俠女可能太火爆了,現在做事隨順因緣,希望以更圓融、水道渠成的方式,培育出我們自己的兒童少年節目與人才。」被外界冠上「俠女」的陳藹玲說,自己不是「俠女」,但「總要力挽狂瀾,德不孤必有鄰。」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