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5-02-22 | 周刊王

父母房產移轉「真買賣」需提證明 避免國稅局不承認子女有還款能力

父母房產移轉「真買賣」需提證明 避免國稅局不承認子女有還款能力
吳曉琪律師提醒,建議房產移轉前諮詢專業律師或稅務專家,以確保合法並最小化稅務負擔。(圖/吳曉琪律師提供)

[周刊王CTWANT] 近期有位爸爸來找律師諮詢,希望將房產轉移給子女,並詢問是否有方式可以繳交較少的稅款,但也擔心子女未來出售房產時,可能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以下將分析不同的房產移轉方式及其稅務影響,各透過「贈與」及「買賣」兩種方式說明。

首先,假如爸爸直接贈與房產給子女,在稅務影響為:

• 房產的贈與會被認定為財產贈與,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範,若超過每人每年 244萬元(2024年標準)的免稅額,超額部分依 10%~20% 稅率課稅

• 另外若未來子女出售房產時,將以其成本為受贈當時之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如300萬),可能面臨 高額的房地合一稅(20%~45%)。在大多情況下,子女轉售房屋的房地合一稅負擔,會比爸爸自行轉售高出許多。為避免受贈人轉售房屋後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負擔,贈與人在進行贈與前,應事先評估相關稅務影響。

• 或許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分不同年度贈與,亦即將不動產「分割贈與」。用分割贈與方式, 就需要考慮代書費、地政規費,這些額外費用,土地增值稅也會增加,,所以分割贈與不見得比較划算。

另一種做法是透過「買賣」方式將房產轉移給子女。但需注意,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規定,直系親屬(如父子)間的財產買賣可能被視為「贈與」,仍須課徵贈與稅,除非能提供證明顯示確實支付了價款。

如何證明是真買賣?國稅局審核時,需提供:

付款流程證明:雙方的銀行存摺影本、轉帳記錄、支票或收據。

資金來源證明:若資金來自他人贈與,需提供贈與稅免稅或繳清證明。

若資金來自繼承,需提供遺產稅繳清證明及財產移轉證明。

若資金來自子女個人收入,需提供綜合所得稅申報資料。

若能提供完整證明,國稅局將核發「非屬贈與財產同意移轉證明書」,才能辦理過戶。

國稅局 vs. 銀行的審核差異

許多人疑惑,銀行已核准子女的房貸,但國稅局仍不承認子女有還款能力,為何會這樣?

在銀行審核部分,是依「5P原則」判斷(註1),即考量借款人信用、資金用途、還款來源、擔保品等條件。具體而言,借款人本人是否有還款能力;若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收支比算不到),若有其他親屬願意當保證人(例如: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等等)或提供擔保品,銀行貸款仍可核貸。

而在國稅局審核部分,更嚴格,僅考慮子女自身是否有固定收入(如薪資、租金、退休金)能夠獨立還款。

為何選擇買賣方式?

雖然二親等買賣流程較繁瑣,但仍有幾個優勢:

一為,降低房地合一稅:子女未來出售時,可減除的成本為取得房地之價額(如1000萬元),而非公告現值(如300萬元),可減少稅負。

二為,土地增值稅優惠:符合條件可申請自用住宅稅率。

三為,不用繳贈與稅:若付款流程與資金來源無虞,則不會被認定為贈與,毋庸繳納贈與稅。

無論是贈與還是買賣,各有利弊,應根據家庭資產規劃需求及稅務考量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建議在移轉前諮詢專業律師或稅務專家,以確保合法並最小化稅務負擔。

註1:銀行的授審部在核貸時會以授信5P原則做判斷,亦即銀行會考量借款人(people)、資金用途(purpose)、還款來源(payment)、債權保障(protection)及授信展望(perspective)。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