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1° / 28° )
氣象
2025-05-05 | 周刊王

世界新紙王2/拒絕百億誘惑 虹彩廖奇璋以自發電全彩時代進軍歐日市場

世界新紙王2/拒絕百億誘惑 虹彩廖奇璋以自發電全彩時代進軍歐日市場
虹彩光電董事長廖奇璋。(圖/陳曼儂攝、虹彩光電提供)

[周刊王CTWANT] 「我這技術呀,之前美國某家龍頭說『3億美元賣不賣』,我說不賣。」虹彩光電董事長廖奇璋笑著跟CTWANT記者說,「我們很小,他們口袋裡掉出來的錢都能把我們買掉」但工研院出身的研發背景,讓他認為專利在手、希望無窮,不綁在特定陣營裡,才能發揮技術的最大魅力。

面板產業隨技術更迭,1980年代以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為主,2010年換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當道,這兩種都是會發光的螢幕,而不發光的電子紙技術因顏色表現較弱勢,長年被產業界冷漠以待,直到近五年,元太在電泳技術上不斷精進,從黑白、三色到2021年的四色混搭,讓電子紙應用商品從閱讀器、電子筆記本、電子貨架標籤等不斷擴增,到最近的彩色廣告看板,開始打出市場一片天。

「我們真的很感謝元太多年來開發與教育市場,讓膽固醇液晶技術(ChLCD)也連帶能被看到,更多業者加入後,開發能量大增,2023年可說是產業化元年,2024年更是彩色元年。」一位面板業者跟CTWANT記者說。

膽固醇液晶,是因分子排列方式像膽固醇的結構而得名,就像是百葉窗一樣,隨著電壓改變呈現不同顏色,換畫面時才會用到電,平時不用電,且沒有背光、比較不傷眼睛,目前最重要的技術業者,就是虹彩光電。


世界新紙王2/拒絕百億誘惑 虹彩廖奇璋以自發電全彩時代進軍歐日市場
膽固醇液晶技術已應用在醫院。(圖/虹彩光電提供)

「我希望讓台灣技術火車頭,不只有半導體、還有LCD產業。」廖奇璋為成功大學物理博士,曾在工研院上班,做的就是膽固醇液晶的專利,當時,工研院為尋求面板技術的多種可能性,早在2008年就推出彩色的軟性膽固醇液晶技術。

廖奇璋向CTWANT記者回憶道,在工研院工作時,有機會跟各國廠商交流技術,「我最喜歡日本富士通,因為他們的電子紙最漂亮。」雙方結識後,聽說富士通打算設廠,廖奇璋趕緊邀請他們來台一起生產,但當時市場和供應鏈跟不上,多種原因而破局。

「好像耽誤他們了,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廖奇璋因此在2012年由工研院技術轉移、成立「虹彩光電」,日方後續因企業轉型而沒有繼續研發,加上市場打不開,世界各地的廠商也都陸續收攤,廖奇璋趁機一統江湖,持續買下日本多項膽固醇液晶專利,「這是我喝了十多年さけ(清酒)得來的」,虹彩目前手握全球超過200項專利,築起強而有力的技術護城河。

「我們就是借船入海,全世界有兩個很成熟的產業,一個是LCD、一個是太陽能,結合起來做成環保的產品、取代紙張的市場。」廖奇璋解釋2025年最新推出的Infinity Display新產品,「戶外廣告看板有哪個技術可以10年不用插電,而且要夠漂亮喔,我們有1678萬色。」

廖奇璋跟CTWANT記者說,膽固醇液晶技術可讓一半光線反射到人的眼睛、另一半可穿透過去,因此可以把太陽能板內建在螢幕裡,讓這塊平板自己發電,不用拉電線,晚上還可以切成透明,或是轉換成自發光模式播動畫。

「像是醫院數位化時,病床的床頭卡不能用普通的螢幕,太亮會閃到病患的眼睛,不會發光的電子紙就很適合」,做系統整合的記憶體模組廠宇瞻(8271)副總經理駱榮發向CTWANT記者介紹膽固醇液晶在智慧醫療的優勢,「因為它可用透明玻璃來做,像是遠端醫療時,有些人不喜歡被攝影機監視的感覺,但現在可把鏡頭、感測器全部做在裡面,平常看起來就是個沒有鏡頭的螢幕或電子相框,但能及時掌控被照護者的狀態。

「其他電子紙技術做不到的,就是他可以用現成、成熟的液晶面板技術,舊的生產線改一改就可以生產,整個生產鏈在台灣都能完成,且適應戶外溫度從負20度到70度」駱榮發說,因為抗震,適合用在交通運輸器材裡面,所以像是捷運系統、冷鏈運輸等,不少已經裝在卡車上了。


世界新紙王2/拒絕百億誘惑 虹彩廖奇璋以自發電全彩時代進軍歐日市場
宇瞻副總經理駱榮發期待電子紙產品大爆發。(圖/陳曼儂攝)

今年虹彩光電的產品下半年將陸續量產,除了台灣的醫院、運動場、高鐵站、公車站牌都能看到,「歐洲、日本業者都很喜歡這個技術。」廖奇璋說,其實韓國、中國的重要面板廠都是客戶,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商用顯示等都很適合應用。

「我們就是中央廚房、教你們怎麼炒菜。去年跟美國液晶顯示技術大廠KDI合作後,全世界做膽固醇液晶的技術,如果沒有我們在後面,那就是侵權。」廖奇璋說,「我們供應技術,核心材料、技術握在我們手上,這才是台灣的value up,我們就要做面板的design house。」

隨著閱讀器、廣告看板等應用陸續出貨,預計虹彩光電的今年營收可從2億元起跳,公司也打算在今年底、明年初登錄興櫃。

「就是量價的問題,若應用產品越來越多,生態圈更成熟,台灣IT製造業最厲害的cost down就能啟動,整個成本下降,售價便宜刺激消費,應用又會跟著變多,就能有正向的循環。」駱榮發開心地說。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