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伺服器訂單滿手! 鴻海Q1稅後淨利創高但「這隱憂」壓低全年展望

[周刊王CTWANT] 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在14日舉辦法說會,外界關注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影響拉貨與需求、產業鏈轉移,以及臺幣匯率大幅波動等議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過去一個月的關稅與匯率變動快速,今年展望改為審慎看待,不過AI伺服器等雲端網路產品仍會是主要成長動力,目前訂單滿手、需求滿手,將實現兆元以上的營收規模。
鴻海也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營收1.64兆元,季減23%、年增24%,毛利率6.11%,第1季稅後淨利421.08億元,年增幅度高達91%,每股盈餘EPS達到3.03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14日股價收在163元、漲3.16%。
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鴻海是以美元作為主要的交易貨幣,所以大部分可以形成自然避險,但是財報上是以臺幣來看,因此一定會影響到帳上臺幣營收的表現,在獲利方面,主要可能影響到業內的存貨成本以及業外損益部分,舉例來說,臺幣兌美元的年平均匯率升值1元時,會影響到鴻海的營收約3%,毛利率也會減少約0.1%。
黃德才表示,持續透過存貨管理機制,讓美元貶值對毛利率的影響降到最低,鴻海也有在客戶合約中訂定匯率的調整條款,以及增加報價的頻率,並以合適的金融避險工具,來降低匯率波動的相關風險。
對於川普的關稅考驗,劉揚偉表示,現在對企業來講,最大的課題就是全球化布局的程度,以及供應鏈的韌性,鴻海多年前就已經區域化布局,過去一年,全球廠區與辦公室數量增加超過10%,目前已有233個據點,可以彈性因應客戶的需求,影響相對較輕。
對於AI伺服器的成長則非常有信心,劉揚偉表示,第一季受惠於北美雲端客戶對於算力需求,以及新平臺的推動,AI伺服器與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表現皆顯著提升,營收年增都超過50%,大部分產品會在第二季交貨,因此第二季的整體伺服器業務,季增及年增都會達到雙位數增長,也已經跟幾家客戶共同開發ASIC架構的AI伺服器。
要特別留意的是電腦終端與消費智能產品的營收,劉揚偉坦言,今年第一季跟過去五年同期來比,出現強勁的顯著成長,應該就是受到關稅提前拉貨的影響,加上第二季會逐漸進入傳統淡季,因此在第二季表現會相對持平,由於關稅政策還不明朗,市場景氣仍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要密切關注終端需求的變化,因此對下半年景氣看法是比較審慎。
至於下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開始,劉揚偉被問及今年「那個男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是否會站台加持,他笑說「神秘嘉賓一定會有,請大家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台股上沖下洗146點、午盤跌27點 航運走高
(27 分鐘前) -
聯發科:人形機器人 每3.3個月能力可望倍增
(29 分鐘前) -
對等關稅烏雲籠罩 主計長:今年經濟成長率保3有困難
(36 分鐘前) -
新台幣午盤強升1.32角 暫收30.152元
(38 分鐘前) -
台積電一度重返千元大關 台股開高走平、記憶體漲多休息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