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7° / 26° )
氣象
2025-07-22 | 周刊王

川普關稅戰衝擊!5%台灣企業已開始裁員 25%暫停擴張計劃

川普關稅戰衝擊!5%台灣企業已開始裁員 25%暫停擴張計劃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台灣課徵關稅的陰影下,至少有1/4的台灣企業暫停了擴張計劃,5%的企業已開始裁員。(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根據1項最新研究顯示,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台灣課徵關稅的陰影下,至少有1/4的台灣企業暫停了擴張計劃,5%的企業已開始裁員。

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這項調查結果出爐之際,華府的關稅計劃可能造成的經濟衝擊仍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傳出台灣恐面臨高達32%的進口關稅之後。這數字與川普4月2日「解放日」提出的稅率相當。

21日,由2個立場偏向台灣在野黨的智庫,所發布的中期評估報告發現,逾半數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台灣企業,預計將受到新關稅的影響。這項對238家企業進行的調查,由國民黨官方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和民眾黨政策委員會聯合開展。

在假設關稅為10%的情況下,近60%的受訪企業表示,預計營收只會出現微小變化或不會受到重大影響。但如果關稅提高到20%或更高,前景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逾半數企業預計營收將減少10%至30%,另有26%的受訪企業表示預計損失將超過30%。

小企業受到的打擊將更為嚴重。在員工少於50人的企業中,35.8%的企業預計營收降幅將超過30%。研究發現,最脆弱的行業包括電子元件、電腦和光電、汽車零部件、機械、基本金屬和塑料,這些都是台灣對美國的主要出口行業,且利潤往往較低,當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時,幾乎沒有消化額外成本的空間。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表示:「儘管關稅尚未正式實施,但5%的受訪企業已經開始裁員,25%的企業暫停了擴張計劃,23%的企業正計劃轉移產能。」他21日在宣布調查結果時補充:「這表明許多企業已在做最壞的打算。」他警告,一旦華府敲定關稅清單,失業、投資延遲和生產轉移可能會加劇。

4月,川普宣布對美國所有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但給予了90天的雙邊談判窗口。自7月7日以來,川普政府已公布了4批共25個貿易夥伴的關稅清單,關稅從20%到50%不等,將於8月1日生效。雖然日本和韓國分別面臨25%的關稅,但台灣的關稅稅率尚未公布,這加劇了人們對台灣可能受到更嚴重打擊的擔憂。

去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據報導,1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的關稅追蹤網站將台灣列為面臨32%關稅的地區。雖然這一清單是非官方的,但已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引發了各行業的警覺。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前主任委員、經濟學家林祖嘉表示,日益增長的焦慮反映出缺乏透明度。他說:「到目前為止,政府尚未透露與美國關稅談判的任何細節,讓業界和立法機構都被蒙在鼓裡。」林祖嘉還指出,新台幣今年已升值逾10%,超過了該地區其他貨幣,如果升值幅度達到14%,對出口的拖累可能會超過關稅的影響。他補充,應對美國的關稅大棒還必須預料到其他非關稅貿易壁壘,例如影響農業和轉基因食品的壁壘。

國民黨立法委員賴士葆則呼籲立即採取行動,敦促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推出應急措施,特別是針對佔台灣企業總數98%的中小企業。賴士葆表示:「對於下月開始裁員的企業,有什麼計劃?它們已經推遲了投資;現在又在裁員。這是一個警告信號。我們不能等到關稅打擊後才採取行動。」

至於台灣會不會真的面臨32%的關稅?台灣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台北方面尚未收到華府的正式通知。郭智輝強調了台灣的戰略價值,並列舉了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以及與美國政策重點保持一致的努力。他說:「這是日本和韓國所沒有的。我們有信心台灣的關稅稅率會更優惠……我們正在非常努力地爭取更好的協議。」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