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回血3/成交量搭「跳樓機」 新青安鬆綁難救命「冷清到明年」

[周刊王CTWANT] 第七波信用管制產生的霸王級寒流,讓今年房市凍到不行,根據樂居網統計,今年5月新建案成交件數只有4,000餘件,僅剩去年同期約1/5。近日行政院釋出利多,新青安貸款將排除於《銀行法》第72-2條以外,不過房市專家卻認為,是一劑強心針,但並非救命藥,提醒民眾勿過度樂觀追高。
樂居網根據實價登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5月全台中古屋交易共7,910筆,比起去年同期1.8萬筆,交易減少一半以上;5月的預售市場更慘,成交4,095筆,寫下近8年單月新低,相較去年5、6月每月皆有2萬筆交易,成交大幅萎縮只剩1/5。

若是把中古和新建案加總計算,去年5月全市場交易量共38,398件,創下2013年統計以來,單月最高紀錄;今年同期卻僅剩12,005筆,可說是搭上「跳樓機」,從天堂掉至地獄。
2024年全年交易量共32.4萬件,今年截至5月前,交易僅約7萬件。樂居網創辦人李奕農推估,今年全年交易量預估會創下10年來新低,大概衰退到2016年房地產最谷底時18.7萬件。
儘管近日新青安房貸放寬,被排除在銀行法72-2條以外,李奕農仍認為對市場助益不大。他解釋,不動產放款的天條有2個,一個是各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72-2),另一個是央行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控制,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雖然新青安排除在不動產放款比率之外,但如果銀行還是受制於不動產的放款集中度,一樣是沒有額度。

他解釋,就像都更的放款,同樣是排除在72-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之外,但算在不動產集中度,所以一樣貸款艱難,「所以開會開了半天,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還要等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問題解決才會有解。只要央行沒有把對銀行的放款管控移除,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是『低供給、低交易』,一路冷清到年底的狀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也表示,因為央行並未鬆口對於房貸過度集中的觀察是否放緩,也就是說投資族群、非首購族一類的申貸者依然難關重重,而台灣的房市又以投資氛圍炒熱為主,要說房市將因此反轉,還有待觀察,建議民眾勿過分樂觀與追高。
而房價未弱化,多數房屋總價皆破千萬,新青安房貸的貸款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他也提醒,就算申請新青安房貸,亦要留意最高貸款額度的限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價差空間,依然得有充分的自備款項。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興達電廠爆炸!環保局要求2機組暫停試車
(6 小時前) -
興達電廠爆炸嚇壞里民 直呼以後不敢住這
(7 小時前) -
台電知興達電廠天然氣外洩?里長包圍林欽榮
(7 小時前) -
AI教父辛頓示警:AI將導致大規模失業 貧富差距擴大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