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推半導體「一比一配額制」 若進口超過國產量恐面臨高關稅

[周刊王CTWANT]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為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川普政府正考慮推動一項新政策,要求晶片製造商未來在進口晶片時,須確保同等數量的產品為美國本土生產。若無法長期維持「一比一比例」,可能將面臨關稅懲罰。
此項措施仍在研擬階段,據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半導體業界高層已進行初步溝通。報導指出,該政策將以「保護美國經濟安全」為出發點,對企業施加壓力,促使其在美國增加晶圓廠等基礎設施投資。
依據該報導草案內容,若企業承諾在美國生產一百萬顆晶片,則在新廠建置完成前,仍可先行進口同等數量的晶片;而在轉型過程中,也可獲得部分關稅緩衝。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回應指出:「美國不應依賴進口來獲得對國家與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品。」不過,他也強調,除非行政單位正式公告,任何相關政策報導都應視為「尚屬推測」。
報導指出,這項新制可能對蘋果(Apple)、戴爾(Dell)等仰賴全球供應鏈的大型科技企業造成挑戰,因為這些公司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內含各式晶片的設備。若政策實施,企業可能必須追蹤所有晶片來源,並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以在一定期間內達成美製與進口晶片的數量比例要求。
然而,對於正在美國擴建產能的半導體業者如台積電(TSMC)、美光科技(Micron)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而言,此舉則被視為重大利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考慮提供關稅豁免等獎勵措施,鼓勵業者加碼投資美國製造,使其在與國際客戶洽談合約時具備更強談判籌碼。
自川普展開第二任期以來,便多次公開表示將對外國製晶片課徵高額關稅,並批評美國過度仰賴海外晶片供應。早在今年8月15日,他曾表示:「我將在下週與再下週針對鋼鐵與晶片祭出關稅。」
川普更於多次演說中重申,他計畫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晶片與半導體產品課徵「近100%」的關稅。不過,至今尚未對外正式公布具體稅率或課徵時程。他曾指出,未來在美國境內興建、或計畫興建晶片製造設施的企業,可望獲得免稅資格。但有關投資門檻與具體審核標準,至今仍未對外說明。
此政策若正式實施,預料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也將進一步強化美國「晶片在地製造」的政策路線。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印尼校舍倒塌3死91人受困2天 家長焦急要求加快搜救
(29 分鐘前) -
關稅衝擊發酵 9月PMI連4月緊縮廠商信心保守
(30 分鐘前) -
電子支付公會成立 理事長:滲透率9成指日可待
(30 分鐘前) -
環團點名台灣成俄輕油最大進口國 台塑化:一切依規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