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PMI優於預期!但連6個月低於榮枯線

[周刊王CTWANT] 中國官方公布的製造業景氣指標顯示,9月的收縮幅度小於市場預期,顯示在國內需求疲弱與全球貿易受阻的背景下,北京當局正加大力度抑制產能過剩問題。
據《CNBC》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衡量製造業的體檢表「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高於《路透社》(Reuters)調查所得預期值49.6。雖然該數值仍低於50的榮枯線,意味著製造業仍處於收縮狀態,但這是自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4月以來,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持續低於50,反映中國製造業持續受到國內需求低迷及美國加徵關稅的衝擊,出口至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表現也因此受挫。
分項數據顯示,生產指數在9月上升至6個月高點的51.9,顯示製造活動回升;新訂單指數小幅上升至49.7。庫存指數則升至48.5,意味著原材料庫存雖仍在減少,但速度有所放緩。
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霍麗慧在聲明中指出,本輪製造業改善主要受到裝備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及消費品製造的帶動,這些領域在產出和新訂單方面均有明顯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民間調研機構「瑞霆狗」(RatingDog)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為51.2,高於《路透社》調查中經濟學家預測的50.2,並創下自5月以來最高水平。該機構表示,9月製造業的改善主要受新訂單(包括出口訂單)增加所推動。
在非製造業方面,官方數據顯示,服務業與建築業涵蓋的非製造業PMI在9月小幅下滑至52.9,低於前1個月的53;而「瑞霆狗」公布的服務業PMI則從50.3下降至50。
過去幾年,由中國財經媒體「財新傳媒」(Caixin Media)與美國金融資訊與統計數據公司「標普全球」(S&P Global)進行的民間調查,往往比官方調查呈現出較為樂觀的情況,因為其更專注於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商。「瑞霆狗」的調查涵蓋650家製造企業,並在每月下半月收集資料;相較之下,官方PMI則在月底調查超過3000家公司,樣本規模更大。
近期中國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增長動能正在放緩。零售銷售已連續第3個月增速下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跌入負值區間,凸顯內需疲軟。
不過,8月工業利潤按年錄得2位數增長,反映北京在抑制供應過剩與激烈價格戰方面加大力度,進而減輕批發物價的通縮壓力。
中國對沖基金「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將於10月召開會議,預計將針對第3季度的放緩情況,釋出未來經濟政策走向的訊號。他補充:「由於上半年GDP增速超過5%,只要下半年不危及全年5%的增長目標,政府可能會容忍一定程度的放緩。」
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5.3%,使全年達成5%的增長目標仍在正軌。不過,澳洲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Group Limited)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指出,儘管中國經濟過去屢次「打破唱衰預期」,要在2026年至2035年間維持平均4.5%的增速仍然充滿挑戰。他認為,中國目前經過通膨調整後的人均GDP,大致相當於日本1970年代末的水準。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壽險公會研議1年期在宅醫療險 彭金隆提保單3原則
(5 小時前) -
壽險公會研議1年期在宅醫療險 彭金隆提保單3原則
(6 小時前) -
美財長貝森特:政府停擺可能衝擊美國GDP
(6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239期頭獎槓龜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