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預售交易創57月新低 恐出現房仲倒店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林旻柔
房市寒冬早已來臨?根據房仲業者近期統計,房市預售 9 月交易數量,買家紛紛持觀望保守態度,9 月單月預售量僅剩約 2100 件,交易量創下實價登錄交易後近 57 個月以來的新低紀錄。業者預估今年預售屋的交易數量可能會跌破4 萬件,與早先預估的住宅開工數量超過11萬戶,造成嚴重供需失衡的狀況,預期許多體質不健全的開發商可能會面臨財務壓力。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預售屋9月單月移轉交約 2084 件,年減幅度高達約 75%;其中,台北市預售屋實價登錄交易約 159 件,年減 74%,新北市相對穩健,年減約 63%,桃園市年減 76%,台中市年減 79%,台南市年減 73%,高雄市年減約8 成。
房仲業者進一步表示,依照過去的經驗,預售屋銷售狀況好時,單月平均大約交易7、8 千件,就算再差單月也有大約5 千件的交易量能,去年上半年景氣好時,平均單月銷售超過 1.3 萬件,最近則是單月僅約2千多件,真的是慘不忍睹、創下史上最低紀錄,可以說是真正的房市寒冬期。
第四季本應屬於房市的傳統旺季,但目前台北市前10月房市交易量僅有約19,058棟,今年預估台北市全年度房屋交易量恐僅有2.2萬棟,恐將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近9年的最低紀錄。此外,交易量低迷也使得房仲業者生計受到重創,預估恐將會有房仲倒店潮來臨。
另一方面,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稅收資料顯示,今年10月土地增值稅、契稅及房地合一稅實徵金額皆較去年同期下滑,而個人房地合一稅的衰退幅度甚至高達32.6%。其中,土地增值稅已連續8個月呈現雙位數下滑,累計前10月土地增值稅實徵金額為572億元,創2010年以來同期新低,年減23.7%,主要下跌集中於新北、台北及高雄。至於契稅部分,前10月較去年同期減18.3%,以新北、高雄及台南衰退較為顯著,而僅有桃園維持成長。
今年國內房市明顯降溫,市場上出現三大明顯趨勢:在信用管制下,房屋價格波動加大,且交易量大幅衰退;交屋潮來臨,空屋率攀升;相比之下,中南部地區壓力更大,北部相對略有撐盤。新青安政策將在明年 7 月到期,目前台灣房市正處於政策與景氣交錯的十字路口,未來發展仍待觀察。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財經新聞
-
聯準會官員放鴿 稱近期仍有降息空間
(2 小時前) -
苗栗縣三義雙湖社區綠色照顧掛牌 展現「香氛幸福照顧」農村典範
(2 小時前) -
無懼過熱 美銀估今年全球科技股吸金規模仍將創新高
(2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282期 頭獎1注中獎
(2 小時前) -
大樂透第114107期 頭獎槓龜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