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5° )
氣象
2024-08-07 | 自立晚報

不怕市場雲霄飛車 基礎建設、醫療跟漲抗跌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自7月以來全球股市歷經上沖下洗,不過仍有產業挺得住,且在經理人團隊選股之下,仍繳出不錯的報酬表現,統計海外產業型基金7月以來的報酬率,維持正報酬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基礎建設、醫療生技兩大主軸,凸顯出在行情震盪時,這兩大產業發揮抗震之效,而基礎建設產業在AI相關建設高速發展之下,長線成長性可期,搭配擁有現金流特性,為名符其實的跟漲抗跌產業。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表示,這波股市快速拉回,主要受到市場憂心美國經濟數據放緩,利率下滑使資金轉向低價與低評價族群,導致先前高度集中的科技股出現顯著修正,另一方面,在高速成長推升基期的影響,科技7巨頭未來獲利相較於其他類股的差距出現縮小趨勢,也讓市場由此角度重新衡量評價面的合理性。

王翔慧指出,根據資料統計,基礎建設企業的獲利成長均值相比全球股票更高,就成長性來看,基礎建設類股往往能創造高於大盤的獲利成長率,而當面對經濟衰退時,基建族群又能展現較低風險、較佳恢復能力的特性。據統計,在金融海嘯期間,基礎建設指數最大下跌幅度41%、全球股票更高達53%,而前者恢復期約36個月,後者長達66個月。

王翔慧進一步說明,除了產業高成長性、低波動的特性,因為基礎建設本身就是創造長期現金流的產業,在利率下行趨勢確定之前,市場資金對該產業往往低估看待,如今聯準會9月降息幾乎大局已定的環境下,確定利率下行,有助於仰賴大量資本投入的基礎建設公司融資成本下滑,對於基建類股的評價回升空間將帶來明顯的拉抬作用。

針對不同的基礎建設,王翔慧分析,目前四大產業各擁優勢,特別是公用事業產業受惠於AI與數據中心帶動電力需求,數位基礎建設產業則可聚焦資料中心搭載AI發展趨勢,交通基建方面,則以受惠於疫後旅遊爆發的機場、收費道路等為首選。(自立電子報2024/8/7)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