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1° / 18° )
氣象
2025-04-07 | 自立晚報

保德信:川普關稅 後續觀察與策略指引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重創全球金融市場,目前針對18個經濟體課徵一半的基準關稅,另針對被認定為不公平貿易的國家,將於4月9日起課徵市場稱之為報復性對等關稅(Discounted Reciprocal Tariff),像是中國將被課徵34%的關稅、台灣32%、歐盟20%、日本24%等,以取代普遍性的10%關稅。

在川普關稅公布的2個美國交易日(截至4月4日美股收盤),S&P 500重挫10.5%,收在5074.05點;Nasdaq指數重挫11.4%,收在15587.79點;歐股大跌7.6%、日股大跌5.4%。市場恐慌情緒蔓延,VIX恐慌指數從21.5上升至45.3;美元指數先升後貶,收在103.04;債市指標,也就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最低來到3.87%位置,最後收至3.99%,成為資金避險去處。

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與原前預期的差異非常大,等於是對出超於美國越多的經濟體課稅越重,衡量的合理性有待商榷。雖然對美國來說可以減少貿易逆差、促進製造業回流,進而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但這次會讓美國平均關稅稅率上升至25%之上,除了使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壓力,衝擊最大的更是美國長期倚賴的亞洲與歐洲製造大國。

各國的影響方面,葉家榮分析,目前歐盟以及中國(對應34%關稅)均表示將做出相對回應,若所有國家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根據市場推算這關稅戰將使全球GDP減少超過5000億美元,其中美國將失血逾8成,每戶家庭每年收入減少3400美元,美國民眾可能是最大受害者之一。

葉家榮進一步指出,相對於成熟國家,新興市場較無力反擊,因為新興國家大都為以出口為主要經濟體,通常透過較高的關稅來扶持本地產業發展,而這波關稅對台灣經濟與產業的長期影響也相當可觀,主因中國、台灣、越南、以及泰國都被課徵高關稅,這些都是台商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各個產業皆受到重大衝擊。

葉家榮指出,這波關稅對美國的經濟活動與通膨並不是一次性影響,而是幾個月且可能透過轉嫁等過程而拉長通膨影響的時間。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預估,將影響全球GDP約0.43%,美國GDP預估下降1.45%,全球貿易量將減少1.8~3.6%;在通膨方面,PIIE預期通膨率將上升1.98%,而且目前市場對於未來1年的通膨預期已快速上揚到3.45%,顯示停滯性通膨的「滯脹效應」正蠢蠢欲動。

聯準會主席鮑爾上週五也首度回應川普關稅措施,關稅稅率遠比事先預期更高,調高進口關稅「會造成短期通貨膨脹」,且此效應「很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針對川普要求的降息,鮑爾表示聯準會將聚焦控管通貨膨脹率,暗示短期內不會降息。

針對投資方向,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建議,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出超於美國的經濟體課稅更重,並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美國經濟若因就業與消費數據惡化、股市暴跌而受重創,可能促使關稅政策轉圜,但市場的不確定性將使影響的時間拉長,短期需觀察談判進展與經濟走勢,未來談判可能納入匯率讓步空間。

面對川普關稅政策,葉家榮認為,醫療產業、基礎建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低,主要原因在於這些產業具備剛性需求,且多屬於內需導向型產業:醫療產業因其不可或缺的特性,需求穩定且不易受外部經濟波動影響;基礎建設產業則因政府支出及公共工程需求持續存在,能在經濟壓力下保持一定的韌性,這些產業的內需特性使其在面對國際貿易摩擦時,能夠減少外部衝擊,維持穩定的運營環境。

債券市場方面,葉家榮認為,投資等級債券因殖利率走低而成為避險工具,具備防禦抗波動功能,吸引資金流入以降低風險,加上目前持續擁有5%以上的收益優勢,將成為投資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求較穩健的選擇。(自立電子報2025/4/7)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