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 自立晚報
三顧:iPSC儲存將成「健康台灣」政策加速器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日前(27日)於「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再次重申推動健康台灣政策的決心,他強調,政府將積極推動智慧醫療、智慧醫院與生技產業,凝聚醫界力量,為台灣民眾健康打造更完整的守護網。配合政府對再生醫療與生技產業的高度重視,衛福部也於近期指出,正在研擬設置「細胞保存庫」,保存國人細胞資源,加速推動再生醫學產業。這項政策宣示,為細胞儲存服務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也讓台灣生技產業鏈的發展藍圖更加明確。
作為國內唯一取得日本京都大學iPSC合法商業授權的企業,三顧(3224)已建構完整的iPSC細胞儲存平台,加上樂迦竹北廠將落成啟用,在政策落地後,將可立即提供最頂級的iPSC細胞儲存服務,滿足國人從儲存到未來再生醫療應用的全方位需求。
iPSC是由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所於2006年發明。iPSC可以將皮膚、血液等成體細胞,轉化為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再生能力的多功能細胞,優於其他來源的間質幹細胞,且iPSC的分化能力不遜於胚胎幹細胞,又沒有倫理的問題,成為再生醫學最被寄與厚望的領域。
iPSC技術作為再生醫療領域的革命性突破,隨著研究的深入與技術的成熟,iPSC不僅能分化為心肌細胞、神經細胞、視網膜細胞等多種功能性細胞,用於心臟病、中風、視力損傷等重大疾病的臨床修復,更展現出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巨大潛力。透過患者自體細胞製成iPSC,可避免免疫排斥,並依個人特性設計專屬治療方案,開啟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醫療時代。
此外,iPSC技術也正迅速成為新藥開發的重要平台。研究人員能以iPSC製成疾病特有的細胞模型,大幅加速藥物篩選與治療機轉研究,縮短新藥開發週期,提高成功率,為醫藥產業帶來新的動能。近期在日本世博會展示的iPSC誘導的心臟層片有望在1年內上市。未來,iPSC更有望推進人工器官製造,如肝臟、腎臟等組織器官的生產,從根本解決全球器官移植短缺問題。
三顧子公司樂迦再生領先於去(2024)年獲得日本iPSC Academia Japan, Inc.的全球商業授權,授權範圍包含iPSC及其外泌體的商業使用,成為台灣唯一獲得商業授權的企業。三顧集團旋即於同年11月開辦iPSC家族儲存業務,成為最受矚目的細胞儲存項目,推廣在健康時即進行iPSC的儲存,領先iPSC技術的創始國日本。
細胞資料庫的維持,經費是一大問題。日本先前曾挹注經費提供日本iPS細胞研究所基金會(CiRA)基金會進行iPS細胞庫儲存與相關研究,之後卻受限於經費問題而無以為繼。
三顧與樂迦提供的家族儲存商業模式,就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既解決公部門的經費問題,透過民間機構的商業模式輔助,得以加速其創新應用的開發速度,且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加速再生醫療的普及速度。
此外,iPSC的普及化,還有賴於生產技術的支援。三顧集團的iPSC技術開發團隊,已累積相當多經驗,從實驗步驟的標準操作程序(SOP)到品質文件的建立,已建立相關的技術平台,加上明年樂迦竹北廠將落成啟用,符合PIC/S GMP規格要求,且採數位化全自動化生產,可提供優質且符合需求的再生細胞,協助健康台灣的政策目標快速達標,成為亞洲再生醫學的標竿。(自立電子報2025/4/29)
作為國內唯一取得日本京都大學iPSC合法商業授權的企業,三顧(3224)已建構完整的iPSC細胞儲存平台,加上樂迦竹北廠將落成啟用,在政策落地後,將可立即提供最頂級的iPSC細胞儲存服務,滿足國人從儲存到未來再生醫療應用的全方位需求。
iPSC是由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所於2006年發明。iPSC可以將皮膚、血液等成體細胞,轉化為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再生能力的多功能細胞,優於其他來源的間質幹細胞,且iPSC的分化能力不遜於胚胎幹細胞,又沒有倫理的問題,成為再生醫學最被寄與厚望的領域。
iPSC技術作為再生醫療領域的革命性突破,隨著研究的深入與技術的成熟,iPSC不僅能分化為心肌細胞、神經細胞、視網膜細胞等多種功能性細胞,用於心臟病、中風、視力損傷等重大疾病的臨床修復,更展現出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巨大潛力。透過患者自體細胞製成iPSC,可避免免疫排斥,並依個人特性設計專屬治療方案,開啟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醫療時代。
此外,iPSC技術也正迅速成為新藥開發的重要平台。研究人員能以iPSC製成疾病特有的細胞模型,大幅加速藥物篩選與治療機轉研究,縮短新藥開發週期,提高成功率,為醫藥產業帶來新的動能。近期在日本世博會展示的iPSC誘導的心臟層片有望在1年內上市。未來,iPSC更有望推進人工器官製造,如肝臟、腎臟等組織器官的生產,從根本解決全球器官移植短缺問題。
三顧子公司樂迦再生領先於去(2024)年獲得日本iPSC Academia Japan, Inc.的全球商業授權,授權範圍包含iPSC及其外泌體的商業使用,成為台灣唯一獲得商業授權的企業。三顧集團旋即於同年11月開辦iPSC家族儲存業務,成為最受矚目的細胞儲存項目,推廣在健康時即進行iPSC的儲存,領先iPSC技術的創始國日本。
細胞資料庫的維持,經費是一大問題。日本先前曾挹注經費提供日本iPS細胞研究所基金會(CiRA)基金會進行iPS細胞庫儲存與相關研究,之後卻受限於經費問題而無以為繼。
三顧與樂迦提供的家族儲存商業模式,就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既解決公部門的經費問題,透過民間機構的商業模式輔助,得以加速其創新應用的開發速度,且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加速再生醫療的普及速度。
此外,iPSC的普及化,還有賴於生產技術的支援。三顧集團的iPSC技術開發團隊,已累積相當多經驗,從實驗步驟的標準操作程序(SOP)到品質文件的建立,已建立相關的技術平台,加上明年樂迦竹北廠將落成啟用,符合PIC/S GMP規格要求,且採數位化全自動化生產,可提供優質且符合需求的再生細胞,協助健康台灣的政策目標快速達標,成為亞洲再生醫學的標竿。(自立電子報2025/4/29)
最新財經新聞
-
台指期夜盤小跌1點 法人看台股震盪整理
(18 分鐘前) -
川普上任百日 美商務部長親訪台積電亞利桑那晶圓廠
(2 小時前) -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調降部分汽車關稅
(2 小時前) -
甩晶華移情萬豪2/向潘思亮提分手的是「他」 起底御盟集團「藝術家總裁」
(3 小時前) -
甩晶華移情萬豪1/讓潘思亮沒轍的辣個男人出招 高雄晶英退場晶華影響數字曝光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