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 自立晚報
外資精選台灣百強暨中堅潛力企業揭曉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國內唯一以外資視角評選的「外資精選台灣百強」9月3日揭曉,今年邁入第4屆,共有近150家企業代表親自到場領獎,現場超過300位政商與資本市場重量級嘉賓共襄盛舉,展現台灣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嶄新力量。
台灣董事學會今年除頒發「外資精選台灣100強」與「外資精選台灣金融10強」,更公布「中堅潛力企業」榜單,象徵台灣企業不僅有領頭羊,更有源源不絕的新興力量。
台灣董事學會創會理事長許士軍指出,在AI時代,資金已從單純財務角色轉化為策略與資訊的驅動力,外資正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組長歐潔肯定台灣在半導體及AI領域的關鍵地位,並期待深化合作,更以中文呼籲:「讓我們攜手共創AI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涂月憲亦表示,台灣企業憑藉卓越表現已贏得國際投資人的高度信心,應把握AI驅動的新契機。

(圖)〈2025外資精選台灣企業百強〉得獎企業代表大合照
外資在台股持股規模逾32兆元,占市值近4成,已成為台灣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力。董事學會指出,外資不僅是資金的來源,更是一套國際級的檢驗標準,涵蓋財務穩健、公司治理、團隊素質與策略佈局。對台灣企業而言,能獲得外資青睞,不只是股價表現的肯定,更象徵著國際認同。
「外資精選台灣百強」(FINI 100)已連續四年發佈,是國內首座且唯一以外資視角篩選的權威榜單。董事學會強調,榜單的價值並非僅止於排名,而是建立起外資與本土企業對話的平台,連結「好公司」與「好資本」,同時提供企業檢視自身治理與發展的國際標準。
除頒獎之外,論壇同樣是年度焦點。今年外資論壇以「AI驅動的台灣3.0:機遇、挑戰與全球競爭力」為題,由長庚大學資產管理研究所教授邱顯比主持。
貝萊德臺灣股票策略投資主管李友千指出,目前台股熱度堪比1990年代PC興起,美中科技戰促使產業回流,台灣憑藉製造彈性重回AI供應鏈舞台。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認為,台灣優勢在完整生態系,外資1周可訪20多家公司,尋覓具未來趨勢、市占提升的企業。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分享,4年來致力協助集團轉型,成功打造自研大型語言模型,為智慧電動車、製造、城市三大平台提供AI基礎建設。
外資代表提醒,財務數據固然重要,但高透明度與良好治理才是吸引長期資金關鍵。董事會參與策略決策、穩健接班規劃及專業化管理,都影響國際資本信任。
針對中小型企業,外資建議應主動走向國際,可以先從獲得國內投信支持開始,再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建立投資人關係專區、提供英文資訊及網站,是提升能見度與流動性的基本門檻。
在全球資本市場變局下,台灣需要更多被世界看見的好公司。外資精選百強是台灣國際代表隊,中堅潛力企業則是最具成長力的後進部隊;在AI 3.0驅動時代,若能順應國際標準,這些企業將成為帶動台灣新一輪成長的關鍵力量。董事學會將持續透過榜單與論壇,協助企業與國際資本接軌,讓外資看見台灣,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產業的多元競爭力。(自立電子報2025/9/3)
台灣董事學會今年除頒發「外資精選台灣100強」與「外資精選台灣金融10強」,更公布「中堅潛力企業」榜單,象徵台灣企業不僅有領頭羊,更有源源不絕的新興力量。
台灣董事學會創會理事長許士軍指出,在AI時代,資金已從單純財務角色轉化為策略與資訊的驅動力,外資正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組長歐潔肯定台灣在半導體及AI領域的關鍵地位,並期待深化合作,更以中文呼籲:「讓我們攜手共創AI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涂月憲亦表示,台灣企業憑藉卓越表現已贏得國際投資人的高度信心,應把握AI驅動的新契機。

(圖)〈2025外資精選台灣企業百強〉得獎企業代表大合照
外資在台股持股規模逾32兆元,占市值近4成,已成為台灣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力。董事學會指出,外資不僅是資金的來源,更是一套國際級的檢驗標準,涵蓋財務穩健、公司治理、團隊素質與策略佈局。對台灣企業而言,能獲得外資青睞,不只是股價表現的肯定,更象徵著國際認同。
「外資精選台灣百強」(FINI 100)已連續四年發佈,是國內首座且唯一以外資視角篩選的權威榜單。董事學會強調,榜單的價值並非僅止於排名,而是建立起外資與本土企業對話的平台,連結「好公司」與「好資本」,同時提供企業檢視自身治理與發展的國際標準。
除頒獎之外,論壇同樣是年度焦點。今年外資論壇以「AI驅動的台灣3.0:機遇、挑戰與全球競爭力」為題,由長庚大學資產管理研究所教授邱顯比主持。
貝萊德臺灣股票策略投資主管李友千指出,目前台股熱度堪比1990年代PC興起,美中科技戰促使產業回流,台灣憑藉製造彈性重回AI供應鏈舞台。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認為,台灣優勢在完整生態系,外資1周可訪20多家公司,尋覓具未來趨勢、市占提升的企業。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分享,4年來致力協助集團轉型,成功打造自研大型語言模型,為智慧電動車、製造、城市三大平台提供AI基礎建設。
外資代表提醒,財務數據固然重要,但高透明度與良好治理才是吸引長期資金關鍵。董事會參與策略決策、穩健接班規劃及專業化管理,都影響國際資本信任。
針對中小型企業,外資建議應主動走向國際,可以先從獲得國內投信支持開始,再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建立投資人關係專區、提供英文資訊及網站,是提升能見度與流動性的基本門檻。
在全球資本市場變局下,台灣需要更多被世界看見的好公司。外資精選百強是台灣國際代表隊,中堅潛力企業則是最具成長力的後進部隊;在AI 3.0驅動時代,若能順應國際標準,這些企業將成為帶動台灣新一輪成長的關鍵力量。董事學會將持續透過榜單與論壇,協助企業與國際資本接軌,讓外資看見台灣,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產業的多元競爭力。(自立電子報2025/9/3)
最新財經新聞
-
-
美國天才青少年靠AI翻身 18歲當CEO公司月入千萬
(2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218期頭獎2注中獎
(2 小時前) -
威力彩第114072期頭獎槓龜
(2 小時前) -
台銀攜手8家國銀推黃金代幣化 年底前完成初步實證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