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9-26 | 自立晚報

艾爾生醫跨足眼藥市場 造福眼疾患者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以新劑型新藥研發為核心的艾爾生醫正式跨足眼藥領域,積極開發非侵入式、可由病患自主施用的眼藥水投藥方式,有望取代現行以注射給藥為主的治療模式,不僅能提升病患接受度,也將搶攻龐大的眼底疾病藥品市場。艾爾生醫已於25日取得工研院「配位超分子複合載體技術」的授權,並規劃於3年內啟動臨床試驗,搶先切入全球市場。

隨著先進國家邁入高齡與超高齡社會,眼科疾病快速增加,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青光眼、白內障及乾眼症等,都帶動對創新療法的迫切需求。根據2024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中提到,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影響全球1.96億人,預估2040年將攀升至2.88億人。相關藥物市場規模龐大,2024年已達104億美元。另外,美國眼科學會(AAO)在2024年出版的文章中提及,全球約1.46億人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約2100萬人出現黃斑部水腫。該市場於2023年已達54億美元,預計至2034年可望突破75億美元。

艾爾生醫跨足眼藥市場 造福眼疾患者

圖:工研院與艾爾生醫合作開發新型眼藥,右起艾爾生醫董事長林慶琳博士、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艾爾生醫副總謝明杰博士

艾爾生醫此次取得「配位超分子複合載體技術」的授權,該技術能大幅提升難溶性藥物的水溶性與眼部組織滲透性,有助於透過局部滴眼液給藥,克服藥物輸送至眼後部組織的長期挑戰。根據先前發表的動物試驗結果,此項滴眼液在脈絡膜與視網膜中的藥物濃度,可達藥物半數抑制濃度(IC50)的百倍以上。憑藉這項創新優勢,艾爾生醫看好市場應用前景,並正積極推動技術授權與後續開發。

目前針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疾病的標準療法為眼內注射,患者須由專業醫師每1至2個月將藥物直接注射至眼球後房。此方式不僅存在出血、感染、眼壓上升等風險,患者亦因害怕眼部注射而常延誤就醫,錯過治療黃金期,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失明。這也突顯出臨床急需更安全、便利的新一代治療選擇。

艾爾生醫董事長林慶琳表示,艾爾生醫是一家505(b)(2)新劑型新藥研發公司,專注於以創新技術滿足臨床急迫需求。我們將結合獨特的藥物傳輸技術與特定藥物,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 療效更佳、副作用更低 的產品。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不僅嚴重影響生活,更加重家庭的照護負擔。此次取得工研院眼藥傳輸平台的授權,將使我們全力投入眼科創新藥物研發,為患者帶來光明的新希望。(自立電子報2025/9/26)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