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 自立晚報
有紀錄以來第4低量 六都前9月交易年減27.9%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六都會區公布2025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1萬6075棟。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3.5%,其中,僅台北市月增4.2%,其餘五大都會區均量縮,新北市月減2.6%,桃園市月減0.9%,台中市月減3.8%,台南市量縮5.4%,高雄市月減11.9%。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9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8月至9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原本就是交易淡季,加上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9月交易量較8月減少3.5%。
與2024年9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29.5%,其中台北市年減21.4%,新北市年減38.3%,桃園市年減15.4%,台中市年減28.5%,台南市年減32.4%,高雄市年減35.2%。陳金萍指出,2024年9月在國內銀行房貸緊縮狀況持續,而央行也祭出減降令,要求銀行自主管理、降低不動產貸款總量,因此,讓購屋貸款出現利率升高、估值保守、資格條件趨嚴以及寬限期縮短或取消的狀況,衝擊民眾購屋信心,市場氣氛轉趨保守,影響去年9月交易量表現,但仍有部分縣市交屋潮挹注,交易量相對穩定。反觀今年,國內房市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實施,但仍有變數,市場觀望氛圍仍濃,讓今年9月的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近3成的減幅。

陳金萍說,進一步觀察今年1-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151,796棟,較去年同期年減27.9%,自6月起,累計年減幅有持續擴大的跡象。其中台北市年減25.5%,新北市年減31.2%,桃園市年減18.6%,台中市年減25.3%,台南市年減32.3%,高雄市年減34.6%。另觀察歷年交易量發現,今年前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8年來最冷,也是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第4低量,僅高於2015年至2017年,台北市、台南市則續創8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9年新低紀錄。
陳金萍指出,觀察近期整體市況,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放款比率限制之外,使銀行得以釋放更多放款量能,對於適用新青安的族群或是首購族在貸款取得與排撥時間上得到緩解,觀望氣氛有稍微轉淡的跡象,房市政策面的鬆綁提供一定正向影響。不過,相關政策能否轉化為實際成交,仍需一段時間檢驗,有待第4季持續觀察。
陳金萍說,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有下修空間,有意出售的屋主若能適度調整售價、與市場行情接軌,有助於縮小買賣雙方的價格落差,加速成交進程。整體而言,若國內經濟環境未出現重大變化,在房市政策鬆綁效應發酵、自住需求穩健進場的情況下,第4季房市有望維持平穩格局。(自立電子報2025/10/1)
與2024年9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29.5%,其中台北市年減21.4%,新北市年減38.3%,桃園市年減15.4%,台中市年減28.5%,台南市年減32.4%,高雄市年減35.2%。陳金萍指出,2024年9月在國內銀行房貸緊縮狀況持續,而央行也祭出減降令,要求銀行自主管理、降低不動產貸款總量,因此,讓購屋貸款出現利率升高、估值保守、資格條件趨嚴以及寬限期縮短或取消的狀況,衝擊民眾購屋信心,市場氣氛轉趨保守,影響去年9月交易量表現,但仍有部分縣市交屋潮挹注,交易量相對穩定。反觀今年,國內房市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實施,但仍有變數,市場觀望氛圍仍濃,讓今年9月的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近3成的減幅。

陳金萍說,進一步觀察今年1-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151,796棟,較去年同期年減27.9%,自6月起,累計年減幅有持續擴大的跡象。其中台北市年減25.5%,新北市年減31.2%,桃園市年減18.6%,台中市年減25.3%,台南市年減32.3%,高雄市年減34.6%。另觀察歷年交易量發現,今年前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8年來最冷,也是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第4低量,僅高於2015年至2017年,台北市、台南市則續創8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9年新低紀錄。
陳金萍指出,觀察近期整體市況,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放款比率限制之外,使銀行得以釋放更多放款量能,對於適用新青安的族群或是首購族在貸款取得與排撥時間上得到緩解,觀望氣氛有稍微轉淡的跡象,房市政策面的鬆綁提供一定正向影響。不過,相關政策能否轉化為實際成交,仍需一段時間檢驗,有待第4季持續觀察。
陳金萍說,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有下修空間,有意出售的屋主若能適度調整售價、與市場行情接軌,有助於縮小買賣雙方的價格落差,加速成交進程。整體而言,若國內經濟環境未出現重大變化,在房市政策鬆綁效應發酵、自住需求穩健進場的情況下,第4季房市有望維持平穩格局。(自立電子報2025/10/1)
最新財經新聞
-
中國調控產能過剩 專家:需提振內需減輕影響
(36 分鐘前) -
產險業前8月保費逾1996億元 工程險贏去年全年
(36 分鐘前) -
產險業前8月保費逾1996億元 工程險贏去年全年
(37 分鐘前) -
Rapidus曝2奈米新進展威脅台積?專家這麼看
(40 分鐘前) -
致敬川普?打造頭像硬幣 美財政部:以紀念建國250週年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