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6° / 23° )
氣象
2025-10-16 | 自立晚報

標普全球100指數成分股審查 科技股獨占鰲頭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投信發行首檔追蹤標普全球100指數的全球股票型ETF保德信全球藍籌ETF,所追蹤的原生指數--標普全球100指數,於9月底進行首次審查,特別的是本次審查未新增或刪除任何標的,惟第10大個股由通訊服務的騰訊取代能源類股埃克森美孚,代表目前全球大型企業的結構相對穩定,市場資金持續集中於資訊科技與通訊服務等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產業,也反映出投資人對大型藍籌股的信心與偏好。

玉山投信指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突破,科技股成為市場主流已為不爭的事實,百大企業擁有較雄厚的資本,能率先掌握AI發展契機,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特別是近期AI競爭加劇,博通、高通、Google、輝達等巨頭開始展開合作,從軟體、硬體到平台,AI發展走向「聯盟化」,有望加速百大企業的AI發展,並形成大者恆大的局面。

標普全球100指數成分股審查 科技股獨占鰲頭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長期而言,全球百大企業表現相較全球股票更勝出,統計近10年全球100大企業的累積報酬率達318%,明顯高出全球股票同期208%的漲幅。全球百大企業因具備規模經濟、品牌效應與技術優勢,擁有更強的定價能力,因此毛利率通常較高,即使面對市場波動或成本上升,也能維持穩定的獲利表現。

黃相慈指出,看好全球主要經濟體維持寬鬆政策,美國FOMC於9月重啟降息,同時預期川普政府第4季可望將關稅焦點轉向推動減稅與放鬆監管措施,為大型企業創造有利的營運與資本環境,這些政策動能不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更有利企業擴張與股市估值提升。

事實上,近期數據已透露出企業整體趨勢好轉,黃相慈分析,進入第3季財報季前,全球企業獲利大致結束下修循環,除了美股獲利持續穩定上修外,近期日股亦開始出現獲利加速上修現象;至於歐洲、新興亞洲的企業表現雖然仍處下修階段,但近期下修力道已明顯趨緩,部分國家如英、義、西等更已轉為上修,顯示整體獲利趨勢正逐步改善。

黃相慈說,若從產業面分析,科技類股獲利上修動能依然領先,且除了企業對AI投資相關需求持續升溫,近期金融、醫療、公用事業、通訊類股獲利也接連轉為上修,獲利改善的產業廣度持續擴張,有利資金於各類股間輪動,進一步提升股市動能。(自立電子報2025/10/16)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