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 自立晚報
營運大爆發 佳能明年營收將超越百億並增資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佳能企業(2374)12日舉行2025下半年線上法說,解析前3季的財報成果,並給出了2026年的營運展望。佳能董事長章孝祺表示,明年營運將成長,主力產品包括360度環景攝影機、複合式相機與數位相機、人工智慧(AI)影像與機器視覺新產品線等,希望營收目標挑戰100億元,並計畫現金增資,以因應業績成長需求。
前3季營收65.7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61.8億元,成長45.8%;前3季營業毛利17.73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4.66億元,成長35.7%;前3季每股盈餘為1.52元,
2025第3季因台幣貶值,產生的匯兌收益將佳能企業前3季的累積的匯兌損失降至1.05億元。
NRE的收入助益了2025前3季平均毛利率達到27%,一般來說,佳能企業的實質製造毛利率約為18-20%。佳能企業身為光學設計製造公司,NRE收入也確保了來年新機種的製造生產量。
因為越南設廠及工廠自動化改善,及新產品、新技術相關研發費用的增加,2025前3季的費用比2024年同期比,僅增加1.58億元,佳能企業拓展營運的同時,也兼顧將費用控制在合理範圍。
除追求營運成長,費用控制,佳能企業整體的財務控管亦維持良好2025前3季的負債比31%,現金週轉循環是負49天,較2024年同期延長12天。
2025年各國因區域政治衍生的關稅問題在近期也逐漸底定,佳能企業策略上配合客戶需求,彈性調整東莞、北越及台灣的製造廠區安排,2026年也有了新的佈局,東莞廠生產總比為85%、北越為10%、台灣為5%。至2025年,北越與東莞寮步廠設備更新已累積投資達4500萬美元,因應2026年產量增加,機器手臂感應模組,無人機影像模組及配件、機器人視覺模組的生產規劃,將再投入1500萬美元在生產線設備上,以提升生產效率。
佳能企業除基本的光學設計製造技術,2026年的研發方向與重點:新SoC發展計畫(利用內建神經網路引擎來提升相機效能及影像品質)、混合式防手震演算法開發、AI功能開發(機構噪聲消除/人聲立體聲增強/圖像去噪)、多重影像光學模組(熱成像/紅外線/測距儀)、新機構材料導入 (特殊皮件與微導電材料)、Android/Linux發展、發展ISP影像校正(機器視覺與數位孿生應用市場)。
佳能企業未來發展上有四大重點:
一、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耕日本,擴張產量與出貨,積極開發美國與歐洲區域,爭取歐美大型客戶專案在2025~2027落地。
二、精準技術研發:專注光學影像、聲音辨識及機器人視覺與機械手臂技術,加速專案導入。
三、永續競爭力:供應鏈管理與節能減碳設計強化產品優勢。
四、新產品的應用:地圖影像縫合專案設計完成,車隊管理專案2026 Q3出貨;機械手臂協作感測模組將在2025 Q4出貨;無人機相關配件專案;機器手臂整機的生產規劃。
佳能企業樂觀預期2026年營運成長,相關的營收占比預估為影像應用(Video Application-含DSC、360度相機、複合式相機)70%、光學模組10%、新類型產品 (機器手臂、機器人視覺、AI產品、…)10%、NRE5%、其他5%。(自立電子報2025/11/12)
前3季營收65.7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61.8億元,成長45.8%;前3季營業毛利17.73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4.66億元,成長35.7%;前3季每股盈餘為1.52元,
2025第3季因台幣貶值,產生的匯兌收益將佳能企業前3季的累積的匯兌損失降至1.05億元。
NRE的收入助益了2025前3季平均毛利率達到27%,一般來說,佳能企業的實質製造毛利率約為18-20%。佳能企業身為光學設計製造公司,NRE收入也確保了來年新機種的製造生產量。
因為越南設廠及工廠自動化改善,及新產品、新技術相關研發費用的增加,2025前3季的費用比2024年同期比,僅增加1.58億元,佳能企業拓展營運的同時,也兼顧將費用控制在合理範圍。
除追求營運成長,費用控制,佳能企業整體的財務控管亦維持良好2025前3季的負債比31%,現金週轉循環是負49天,較2024年同期延長12天。
2025年各國因區域政治衍生的關稅問題在近期也逐漸底定,佳能企業策略上配合客戶需求,彈性調整東莞、北越及台灣的製造廠區安排,2026年也有了新的佈局,東莞廠生產總比為85%、北越為10%、台灣為5%。至2025年,北越與東莞寮步廠設備更新已累積投資達4500萬美元,因應2026年產量增加,機器手臂感應模組,無人機影像模組及配件、機器人視覺模組的生產規劃,將再投入1500萬美元在生產線設備上,以提升生產效率。
佳能企業除基本的光學設計製造技術,2026年的研發方向與重點:新SoC發展計畫(利用內建神經網路引擎來提升相機效能及影像品質)、混合式防手震演算法開發、AI功能開發(機構噪聲消除/人聲立體聲增強/圖像去噪)、多重影像光學模組(熱成像/紅外線/測距儀)、新機構材料導入 (特殊皮件與微導電材料)、Android/Linux發展、發展ISP影像校正(機器視覺與數位孿生應用市場)。
佳能企業未來發展上有四大重點:
一、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耕日本,擴張產量與出貨,積極開發美國與歐洲區域,爭取歐美大型客戶專案在2025~2027落地。
二、精準技術研發:專注光學影像、聲音辨識及機器人視覺與機械手臂技術,加速專案導入。
三、永續競爭力:供應鏈管理與節能減碳設計強化產品優勢。
四、新產品的應用:地圖影像縫合專案設計完成,車隊管理專案2026 Q3出貨;機械手臂協作感測模組將在2025 Q4出貨;無人機相關配件專案;機器手臂整機的生產規劃。
佳能企業樂觀預期2026年營運成長,相關的營收占比預估為影像應用(Video Application-含DSC、360度相機、複合式相機)70%、光學模組10%、新類型產品 (機器手臂、機器人視覺、AI產品、…)10%、NRE5%、其他5%。(自立電子報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