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3-12-13 | Knowing新聞

國泰「陽光綠益債務型STO」啟動次級市場交易!回顧台灣STO發展歷程

國泰「陽光綠益債務型STO」啟動次級市場交易!回顧台灣STO發展歷程

(現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今年 11 月,國泰證券獲准開辦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業務(Security Token Offering, 簡稱STO),並攜手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之母公司「綠點能創」,發行全台首檔「陽光綠益債務型STO」。在上週正式完成募資後,該檔 STO 於昨日啟動次級市場交易。

回顧當年自 ICO 的暴富神話破滅後,STO 便一躍成為了最火紅的證券代幣模式,台灣政府部門也緊抓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趨勢,早在 2019 年 4 月,就邀集了學者、律師以及特定業者等 200 人,舉辦了一場探討 STO 監理規範的公聽會,進而從與業者溝通的過程中,逐步刻出監管模式,試圖跟上科技創新的浪潮。

金管會提初步監管框架、櫃買中心提細部規範

2019 年 6 月,金管會針對 STO,推出了初步監管框架,表明證券型代幣是有價證券,未來會將其納入證券交易法規管。

除規定 STO 之認購及買賣應採取實名制,並限定需由同名銀行帳戶以新台幣匯出、入款方式辦理之外,金管會還擬對 STO 採分級監理規範,以募資金額 3000 萬元為限額,超過 3000 萬以上,就必須先進入沙盒實驗,實驗成功後,將依證券交易法規定辦理;募資規模 3000 萬以下的 STO 募資案,其募資對象必須為「專業投資人」,並規定每位專業投資人之自然人投資金額門檻為 30 萬元台幣。

金管會亦針對虛擬通貨交易平台擬定規範,強調單一平台受理之 STO 豁免案件,其所有發行人募資金額「總計不得逾1億元」,且單一平台「受理第一檔 STO 交易滿一年後」,才能再次受理第二檔 STO 之發行。

*詳細報導請見:STO「首部曲」出爐!金管會主委顧立雄:STO監管框架最快於今年十月上路

同年 9 月,在「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草案座談會」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也針對STO的發行面、交易面,以及平台業者之管理規範,做了更為詳細的說明。

業界難接受法規!立委提首部證券型虛擬通貨專法並完成一讀

在政府部門推出 STO 政策框架後,除了主流虛擬通貨交易所紛紛叫苦連天外,時任立委許毓仁也曾多次高聲疾呼,忽略市場需求、過度限縮投資資格範圍、在法規適用上解釋模糊,恐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因此許毓仁也緊接著提出了新版本的證券型虛擬通貨專法,而該法案也於同年 12 月在立法院完成一讀。

*詳細報導請見:【專訪】區塊鏈立委許毓仁:STO監理規範就像一台擁有跑車外殼,卻裝著轎車引擎的車子!

調查:近八成台灣投資人願意投資非上市上櫃公司或新創公司的股權代幣

從 2019 年由《幣特財經》主辦的 STO 台灣投資人意向首度調查中發現,目前有將近八成填寫問卷的投資人,願意投資非上市上櫃公司或新創公司的股權代幣。同時有超過五成的投資人,願意投入 10 萬新台幣以內的小額投資,而他們都非常看重發行 STO 的公司背景、項目的獲利前景與實際產品。

另外,有六成以上填寫問卷的投資人,願意接受實名規範。然而,74% 填寫問卷的投資人,不願意或難以按照金管會規定,申請成為「專業投資人之自然人」,並申辦 3000 萬台幣之財力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五成以上的投資人,不滿意 2019 到 2020 年,真正可以投資的 STO 項目數量有限。

STO申請乏人問津!金管會放寬三大規範

去年元月,為因應 STO 管理辦法施行近 2 年零申請案的情況,金管會發布新聞稿宣布,將修訂 STO 申請相關規範,以兼顧市場風險與業者經營彈性。

相關規範調整如下:

(一) 證券商在無重大違反 STO 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情事下,單一平台受理首檔 STO 交易後,方能再接受第二檔以上 STO 之間隔期間,從 1 年放寬為 6 個月;單一平台募資上限,由 1 億元提高至 2 億元。

(二) 開放境外華僑及外國人得投資募資金額 3,000 萬元(含)以下之 STO,金管會並表示將修正相關函令,並請櫃買中心修正 STO 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措施。

【本文作者張詠晴/幣特財經】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