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淨值縮水引危機? 保險局 :升息對壽險有三大效益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外傳受南山人壽淨值縮水影響,潤泰雙雄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恐出現淨值危機,兩家公司連兩天股價打入跌停,對於利率上升導致全體壽險業淨值下降情形,金管會21日表示,利率走升對壽險業具有三大正面效益,包括:(1)緩解壽險公司在低利率時代所面臨的利差損壓力;(2)提高保險業再投資之收益;(3)應提存之保單負債(準備金)減低。
近期壽險業淨值波動主因利率走升,依現行會計制度,資產面反映壽險業持有債券價格下跌,惟負債面尚未以公允價值評價,以致無法完全反映升息對資產負債的影響。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升息雖將面臨債券價格下跌產生未實現評價波動對淨值造成減少的影響,惟保險業多以持有收取固定利息為目的而長期持有之固定收益債券部位,預期升息衝擊應屬可控。又市場利率走升,可提升保險業新錢(保費收入及利息收入等)收益,緩解壽險業因早期銷售之高利率有效保單所造成之利差損壓力,且美元匯率走強,壽險業國外投資多以美元計價,均屬有利因素。
另外,現行長期保單準備金之計算,係採發單基礎(Lock-in)認列,並未依現時利率評估逐期調整,如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IFRS 17)採現時利率等資訊計算,利率上升將使長期保單負債成本減低,有助於降低未來接軌IFRS 17時之增資需求。又壽險業保險合約存續期間均較投資債券為長,升息對保險負債公允價值之減少將大於債券評價下跌之影響程度,若壽險業資產與負債均以公允價值衡量,利率上升對其淨值屬正向影響。
保險業須依照保險業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及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相關規定編製財務報告,金管會已宣布保險業將於115年實施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將同時以公允價值衡量保險業資產與負債,可解決現行保險業資產負債不匹配之情形,使財報表達更貼近保險業經營實質。
金管會依據保險法規,將以8月底各公司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111年上半年報各項數據為法定監理依據,並已先請保險公司向董事會報告財務狀況及擬具改善計畫,以利董事會瞭解並強化公司體質,金管會並將持續關注保險業者財業務情況,提醒業者特別注意流動性、財務健全性、清償能力以及資產配置等,且將持續視金融市場變動督導保險業強化相關風險之控管與因應措施。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投資人日益擔心經濟衰退 國際油價震盪收低
(2 小時前) -
友達ADR9日上漲0.45美元漲幅7.20%折台股20.09元
(2 小時前) -
日月光投控ADR9日下跌0.17美元跌幅2.81%折台股88.32元
(2 小時前) -
中華電信ADR9日上漲0.23美元漲幅0.57%折台股122.66元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