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 news586
嘉義縣三度獲評「海洋環管」特優,展現前瞻治理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在地球日倒數之際,臺灣也持續深化守護藍色國土的行動力。海洋委員會今(22)日舉辦「2025年全國海洋環境管理頒獎典禮暨業務交流會議」,呼應今年地球日主題「Our power, Our planet」,邀集全國19個臨海縣市代表,共同宣示捍衛海洋的決心。
在眾多縣市中,嘉義縣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連續第三年獲評為「海洋環境管理」績效特優縣市。這項肯定不僅代表在政策落實上的穩定性,更凸顯嘉義縣政府在海洋保育治理上的前瞻與行動力。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輝川代表出席頒獎典禮,由海洋委員會主任秘書劉國列親自頒獎表揚。張輝川指出,嘉義縣推動海洋環境管理始終強調「科學數據治理」與「環境教育扎根」雙軌並進,具體作為包括:
- 辦理海洋污染應變演練,提升地方災害應對與橫向協作能力;
- 舉辦國家海洋日活動,結合學校與社區,深化全民海洋意識;
- 113年於布袋鎮設置全縣第2座海域水質自動監測站,持續累積長期環境監控資料;
- 該監測站同步加裝「塑膠微粒自動採樣器」,主動掌握海域微塑膠濃度變化,精準對應當前國際關注的海洋污染趨勢。
這些舉措顯示,嘉義縣正從傳統「清理」思維,邁向「前瞻預警」的治理模式。環保署海保署長陸曉筠也在會中指出,各地方政府在應變處理、垃圾清除、教育宣導與監測執行等層面表現穩步提升,「逐漸展現不同面向的豐富成果,對海洋維護功不可沒。」
本次頒獎典禮不僅是對績優縣市的肯定,更是一次政策與實務的集體對話。劉國列強調,臺灣作為海洋國家,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不只是中央責任,更需要地方的行動落實。他與各縣市代表共同宣示,將持續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朝向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防止海洋環境劣化的願景前進。
隨著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議題日益升溫,嘉義縣的案例提供了可供仿效的地方治理樣本。從一座水質監測站、一套塑膠微粒採樣系統,連結的是一整套系統性、永續性的政策思維。臺灣的海洋保護之路,也正在這些地方經驗中,一步步扎實前行。
最新財經新聞
-
-
義竹數位機會中心深耕在地 數位創新營運打造AI創作新舞台
(2 小時前) -
王座併購養心餐飲 斥資1億取得51%股權
(2 小時前) -
比特幣站上9萬美元 加密貨幣股跟著漲!
(3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099期 頭獎1注中獎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