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城市降溫成效受肯定 美樂地計畫成全台標竿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面對都市高溫與極端氣候挑戰,台北市政府今(23)日舉辦「2025年台北降溫城市氣候調適綠網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共議調適策略;其中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獲邀出席專題座談,分享「引風增綠留藍」的實踐成果,並介紹「美樂地計畫3.0」的核心理念與成功關鍵,展現台中推動低碳永續、打造韌性城市的前瞻作為,獲與會專家熱烈回響。
陳局長指出,「台中美樂地計畫」自2019年盧市長上任啟動以來,即以「安全、共融」為理念,著重跨機關合作及企業參與、民間合作,從各面向積極推動提升都市綠覆率、降低環境熱能、改善空氣品質,翻轉空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此,台中市政府更創全國之先,建立以縣市首長率領的低碳推動專責單位-「永續低碳城市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並設置「永續發展及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由永續長統籌各機關,制定及追蹤永續策略、目標與成果。
「引風」方面,透過台中八條水系引導風流,將城市熱氣帶走,並推動「全民植樹行動」與企業合作減碳降溫,再透過給予2~5%的容積獎勵額度,鼓勵業者為建築納入綠化及低碳考量,替城市降溫。
「增綠」面向,「美樂地計畫」提升台中市每人平均綠地面積為9.46平方公尺,躍升六都第二,並透過公墓轉型綠美化及翻轉肉品市場、垃圾掩埋場與代管軍方閒置土地,改造為新休閒場域,更串聯舊有鐵道西側,打造為長達21.7公里的「綠空廊道」及17.2公里的「台中之心」,透過線狀空間的營造,打造民眾生活運動的場域,更是植樹綠美化及生態環境共生的具體實踐。
「留藍」方面,透過維護都市內的水資源進行「保水」工作,並善用街道、公園等空間,設置親水、保水及具有滯洪功能的基礎設施,更推動乾式滯洪池濕地化的轉型。
陳局長更進一步分享,針對氣候調適議題,「美樂地3.0」將環境韌性納入規劃核心,市府已於新設公園廣泛導入遮陽設施與植栽調節設計,不僅提升兒童遊戲空間的舒適性與安全性,也象徵綠地政策的進化與前瞻。會中也談及台中如何透過跨局處整合與企業合作推動綠化,如台74線橋下綠美化計畫已完成綠化32公里,並與台積電、公路總局等公私部門攜手導入ESG與智慧化管理,提升綠地量體與調適效益。
陳局長也提到,在國際舞台上,台中市更榮獲2023年亞太永續行動獎(Asia-Pacific Sustainability Action Awards)銀獎,以及連續多年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之永續城市獎,顯示臺中在推動城市永續治理、環境保護及社會共融上的政策力已獲全球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荔枝老樹公園亦於2020年與2022年獲得「台灣景觀大獎」環境設計類及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類雙料獎項,為社區參與與自然保育共構綠地的成功典範。
未來,台中市政府將持續以「永續淨零」為核心,透過公私協力植樹增綠、擴增公園綠地、LED節能照明汰換、透水鋪面低衝擊設計及建築物宜居陽台植樹降溫綠化等多元策略,同時持續推動美樂地計畫、深化民間參與與智慧管理、擴大民間參與綠地認養等方面,建構幸福快樂的宜居好台中,推動,實現全民共享的綠生活願景。
最新財經新聞
-
30元防線守得住嗎?交易員:央行沒死守
(7 小時前) -
用一份雞蛋糕改寫人生|人安基金會助單親媽媽翻轉困境、甜蜜創業
(8 小時前) -
人安基金會關懷寒士 發放粽子平安包、重啟弱勢人生希望路
(8 小時前) -
美容業職人攜手守護植物人!禾繕基金會聯手天麗生技為800位植物人送暖
(8 小時前) -
路透:輝達如何保住AI晶片業王冠 黃仁勳在台期間給答案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