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首創大學公益電子書平台 免費免註冊即可線上閱覽
【News586/記者黃誌寬報導】商業電子書平台普及,但有些從未正式出版或絕版的珍貴書籍,卻難在其中尋得。清華大學圖書館宣布首創大學公益數位閱讀平台–「數位典藏與開放閱讀館」,包括研究心得、自然紀錄、文史資料等知識結晶。所有內容都免費開放,且不需要註冊即可線上閱覽。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林登松表示,如手寫筆記、網路貼文、或地方出版的小冊子等原創資料,往往還沒被看見就隨時間消失,「這些內容難能可貴,只是缺少一個妥善保存的地方。」基於這樣的發現,清華啟動「數位典藏與開放閱讀館」計畫,專門收錄珍貴但難以取得的資料,包括未出版、已絕版或作者特別授權開放的內容,讓這些知識能被更多人看見和運用。
林登松以神農獎得主蔡燦玉與朱國棟、侯進益合著的《佳信山茶花》為例,該書詳細記錄台灣850多種山茶花的歷史與品種,長年在園藝界流傳,卻難以在圖書館系統中查閱。如今透過平台重新上架,也讓更多人知道原來新竹香山茶花產量占全台7成,栽種技術獨步全國。
林登松表示,這個平台在性質與內容上都與商業電子書不同,目的是讓少見但具價值的內容能安心保存、穩定流通分享。平台強調「永久典藏、保障授權、免費開放」三大理念,讀者不需註冊即可線上瀏覽,所有作品皆經作者授權,圖書不作商業使用,創作者仍保有著作權。
「數位典藏與開放閱讀館」目前已典藏作品涵蓋教育、科普、藝術與地方文史等領域。例如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的《20不惑》、《一次看懂自然科學》等16部著作,以及醫師蔡克信個人出版、被音樂發燒友視為指標性作品的《調音秘笈》,都透過平台與讀者重新相遇,延續知識價值。
平台特設「清華專區」,將典藏教職員生與校友的講義、札記、文集等作品,補充校史資料,也見證清華文化脈動。像是國際學生志工團成果集、沈君山校長紀念集等都正在上架中。平台也將收錄中華郵政、中油等機構出版品,讓過去僅限內部流通的知識資源能被廣泛閱讀與引用。
最新財經新聞
-
-
傳外國人炒房致東京房價飆漲 日本政府擬調查
(7 小時前) -
友達:努力轉型盡快獲利 目標以盈餘發放股利
(7 小時前) -
助台廠海外布局 經長:美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年底成立
(7 小時前) -
響應高雄亞資中心 KPMG、資誠啟動整合式服務平台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