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9-11 | news586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降低心房顫動病人中風風險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降低心房顫動病人中風風險


〔News586/記者李芸蓁嘉義縣報導〕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不僅造成心悸,還大幅提高中風風險;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成功為一名同時罹患紅斑性狼瘡、腎衰竭且長期洗腎的女性病人施行「脈衝場消融術」合併「左心耳封堵術」的一站式治療,術後恢復良好,心律恢復正常,大幅降低病人再次中風的風險。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易達醫師表示,江小姐於2023年被診斷為持續性心房顫動,起初以藥物控制,但仍持續出現心悸,且在去年7月不幸發生小中風。雖然規律服用抗凝血劑,但仍無法完全避免血栓風險,醫療團隊遂建議採用最新的治療策略:一次性完成脈衝場消融術與左心耳封堵術。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降低心房顫動病人中風風險


李易達主任解釋,心房顫動的病人有兩大隱憂,一是心律不整導致心悸,二是左心耳易形成血栓,引發中風;以往心房顫動治療包含電燒消融與冷凍消融,但電燒耗時較長,冷凍對持續性心房顫動的療效有限;而最新的脈衝場消融術,以高能量短時間電流作用於心房組織,使細胞膜產生孔洞,達到心律隔離效果,過程快速、安全,且幾乎不會傷害鄰近的食道或膈神經。



另一方面,左心耳是左心房內容易產生血栓的囊狀結構,約九成血栓都源於此處,透過左心耳封堵術,植入栓塞裝置將其「封閉」,便能有效阻斷血栓生成途徑,根據臨床觀察,術後可降低高達八成的中風風險,尤其對無法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或在用藥期間發生中風的病人,是重要的治療選擇。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降低心房顫動病人中風風險


此次治療特別的是,大林慈濟醫院將兩項技術合併於同一次手術中完成,減少病人重複入院與手術的負擔,屬於「心房顫動一站式治療」,江小姐術後五個月回診,心律維持穩定,沒有再出現心悸或不適,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李易達主任強調,大林慈濟醫院團隊成功完成這項一站式治療,象徵大林慈濟也能與國際同步,為心房顫動病人提供更安全、完整的解決方案,他也提醒,洗腎病人因抗凝血劑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更適合考慮此類治療方式,以減少中風威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