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05 | 台灣好報

港口部落找回釀酒原力 傳承酒麴技藝再現文化香氣

港口部落找回釀酒原力 傳承酒麴技藝再現文化香氣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為延續原住民珍貴釀酒文化、傳承部落酒麴技藝,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114年11月4日,假豐濱鄉港口村「稻味釀小酒莊」舉辦原力學堂「港口部落酒麴技藝薪傳班」。課程吸引港口及鄰近部落族人熱烈參與,由部落釀酒師與花蓮農改場專家共同授課,帶領學員認識酒麴植物、掌握製作關鍵技術,並融入食品衛生安全觀念,讓傳統釀酒文化在新時代中持續發光。

花蓮農改場楊大吉場長致詞時表示,本場在執行找回原力科技計畫時,觀察到部落釀酒技術較少有完整盤點以及科學化流程的紀錄,因此於兩年前即請同仁針對部落酒麴製作技術進行系統性的收集與盤點。今日課程特別邀請部落釀酒師舒米如妮傳授傳統釀酒技藝,並由同仁講解酒麴及釀酒製作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標準化流程,期盼學員掌握品質與安全。另也肯定豐濱鄉公所推動在地酒莊設立的努力,強調建立標準化流程是釀出地方特色風味與建立品牌信賴的關鍵,並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公所及部落攜手,共同傳承在地酒麴與釀酒文化。


港口部落找回釀酒原力 傳承酒麴技藝再現文化香氣
▲稻味釀小酒莊舒米如妮介紹酒麴植物認識、文化內涵介紹。

課程內容多元豐富,由「稻味釀小酒莊」講師舒米如妮帶領,介紹酒麴植物的種類與文化內涵,分享族人如何運用自然植物進行酒麴製作。接著進入實作教學,講解傳統酒麴發酵過程與關鍵注意事項,包含菌種控制、溫濕度掌握與容器清潔維護等,讓學員實際操作體驗傳統釀酒工序。

最後一堂由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陳柏翰講授「酒麴製作之衛生安全」,從菌種選擇、水源處理、容器消毒到環境衛生管理,系統性說明如何降低加工污染與防止食品中毒風險。透過理論與實務並行的課程設計,讓族人了解在保留傳統手藝之餘,也能兼顧現代食品安全標準。


港口部落找回釀酒原力 傳承酒麴技藝再現文化香氣
▲族人學習傳統酒麴製作。

課程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兼顧現代食品安全觀念。參與的部落年輕學員表示,本次課程內容實用且貼近部落技藝薪傳需求,課程不僅教授酒麴植物的辨識、採集,更深入講解酒麴發酵原理、環境控制及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半天課程受益良多。

長者也分享,這堂課不只是技術傳承,更是文化覺醒的契機,讓年輕族人重新認識祖先的釀酒智慧,理解每一道工序背後的文化意涵。透過課程交流,部落重新凝聚共識,找回屬於族人的釀酒「原力」,並為未來永續發展奠定根基。(照片記者劉瑞娜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