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經貿深化 專家:正面影響傳產
台美1日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此,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今(2)日表示,美國等於是給了名份,代表認可台灣,未來倡議會為傳統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圖/行政院提供)
台美經貿合作關係獲得重大突破!行政院1日晚間舉行記者會,宣布雙方達成「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此,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今(2)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美國等於是給了名份,代表認可台灣,未來倡議會為台灣中小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帶來正面影響。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1日與美國貿易副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線上視訊會談,雙方達成協議,宣布即刻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美雙方首度同意就貿易協定內容展開談判,並決定6月底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內容涵蓋中小企業、貿易便捷化等11項議題,將以堆積木策略,促成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的簽署。
針對新貿易倡議,邱達生認為,由於美國貿易代表署將與台灣的貿易倡議正式發佈在官網上,算是給了台灣一個名份,他發布新聞稿並正名「台灣」,等於正式認定台灣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對台灣來說算是不錯的外交突破,過去的台美經貿關係本來就很實質、很具體,現在又在名稱上認可台灣,意義上是很正面的。
對於倡議在五到十年內是否會對台灣產生巨大的幫助?對此,邱達生回應,台美經貿關係本就顯著,台灣最大的外銷訂單來源就是美國,以去年為例,美國外銷訂單對台灣下單高達2,000億美元,所以要在一個很實質的內容上再進一步,進步空間不會太大,因為美國本來就是自由貿易市場,他的平均關稅只有3.4%,所以台灣的產品在美國的市佔率本來就很高,當基期已經很高的情況下,成長率並不會有進一步的拉抬。
從倡議的細項來看,邱達生說:「台灣本來就很有實力的中小企業商品在與美國合作上會有更不錯的發展,而美國農業實力很強,未來美國農產品進入台灣市場也會更加便捷。」
提及倡議最主要對台灣的正面影響,邱達生則表示,對於中小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像是機械、石化、運輸、紡織等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會更有幫助。然而,他也坦言,倡議恐將對台灣農業帶來負面影響,因為美國的強項是農產品,台灣對進口農產品原先課徵關稅蠻高的,所以這一部分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比較大。
相關新聞
擔心台美貿易倡議遭中國打壓?鄧振中:不應有第三方阻撓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等30年了」 鄧振中:繼續爭取IPEF
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鄧振中月底赴華府談判
最新財經新聞
-
-
美費半指數收黑3.83% 法人:半導體2大利空待解
(27 分鐘前) -
跨部會齊推充電樁設置 為電動車普及化鋪路
(39 分鐘前) -
中國航空燃油附加費5連漲 暑假出遊成本增加
(1 小時前) -
南投文化園區武德殿重新開放 親子同樂玩陶藝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