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09 | 今日新聞

汽車業救命!車輛公會:30萬人生計恐受影響

汽車業救命!車輛公會:30萬人生計恐受影響
車輛公會緊急呼籲政府,保護台灣汽車產業。示意圖。(圖/記者鄧力軍翻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拋出對等關稅政策後,不只半導體、面板、出口貿易受波及,國內汽車產業也陷入恐慌。連續三天相關類股全數下跌,讓汽車產業界繃緊神經。車輛公會今(9)日緊急召集國內主要整車廠與零件廠高層開會,包括國瑞、中華、裕隆、裕隆日產、三陽、福特六和、台灣本田等都到場,擔心台灣汽車產業成為美國關稅戰的「犧牲品」。

與會業者憂心指出,台灣汽車與零件出口到美國只占總出口的不到2%,不該成為對等關稅報復的對象。車輛公會呼籲政府務必正視這個問題,因為汽車產業牽動的是全台2500家工廠、30萬個家庭的生計,一旦遭殃,衝擊將是骨牌式的災難。

車輛公會提出四大訴求:

1. 汽車業出口占比低 卻承擔巨大風險
美國對等關稅以貿易逆差為衡量點,而台灣對美國出口產品,汽車及零件佔不到2%,不是對等關稅的重點,但汽車產業背後代表著2500家工廠、30萬勞工就業,若無相關配套,斷然以汽車業為犠牲品,得失之間不成比例。

2. 整車與零件一體兩面 產業鏈不能被打斷
每輛汽車均由數千上萬個精密零件構成,整車與零件廠是相依相存的命運共同體。整車廠無法營運,勢必會引爆整個供應鏈全面瓦解的負面連鎖效應,這不只是2500 家廠商生存的問題,更是30萬個勞工家庭的生計危機。

3. 台灣有望參與全球電動車革命 不能現在放棄
台灣已在智慧車、AI、半導體整合等領域展現潛力,台灣有實力參與全球電動車與智慧移動的新賽局,包括電動車三電及智慧座艙系統,這一切都要有國產車平台搭載及運行場域做後盾,整車產業鏈及生態系養成不易,我們不能毫無準備的就自毁長城。

4. 汽車是工業之母 不只是交通工具
汽車產業是工業之母,是典型的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產業,不但涉及龐大的產業鏈,包括鋼鐵、橡膠、塑膠、機械、電子等,更是安定國家軍工裝備體系的幕後力量,不可以被輕易放棄。

車輛公會強調,反對在毫無配套下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這不只會重創國產車,還會讓供應鏈信心崩盤,造成資金與人才出走,長遠來看恐削弱台灣在全球汽車產業的話語權與競爭力。



相關新聞


國內汽車業面臨零關稅 經濟部拋「少量多樣」、「以舊換新」


轟賴清德亮底牌不會談判!趙少康喊話「降低汽車關稅」釋善意


800億不足應對關稅戰!綠委拋4點:汽車降稅當籌碼、參考越南模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