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18° )
氣象
2025-04-28 | 今日新聞

中經院:台日韓3國結盟可寡占美國20年市場

中經院:台日韓3國結盟可寡占美國20年市場
王健全表示,若是台日韓三國想要組成策略聯盟,那麼這3國將可以確保未來20年寡占美國市場。(圖/記者鍾泓良)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川普對等關稅讓全球經濟都無所適從,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今(28)日分析美中脫鉤對於台灣產業衝擊時,提出幾種假設情境,若是台日韓三國想要組成策略聯盟,那麼這3國將可以確保未來20年寡占美國市場;反之,如果美國將各國各自擊破,台灣就需要更大破大立的戰略。

中經院今日舉辦「川普關稅風暴智庫視角x 政策對應」研討會。王健全報告,台灣目前被課徵32%關稅,即便後來可以降到10%,也必須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降低關稅、增加美國投資,以及購買更多美國軍購,這些都是很大後遺症。

他表示,面對川普只能見招拆招,「美國的川普是雙子座,習近平也是雙子座,這2個人加起來有4個面孔」,難以猜想他們要什麼東西,台灣就必須準備自己的戰略,否則將會變得很辛苦。

王健全說,川普最大目的是解決國內問題,透過關稅手段來解決美國債務問題,並藉此爭取降低個人及公司稅率但目前看來僅有目的沒有策略。

因此川普選擇「挑軟柿子吃」,與各國都進行雙邊談判,而與中國對抗的狀況,就是食衣住行育樂等產品出現通膨,讓美國民眾怨聲載道;其次,美國現在與全世界為敵,那麼失去出口市場下,要怎麼解決美國貿易逆差?

當美國保障各國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的同時,導致美國赤字擴大,再工業化困難,因此即使打亂全球經濟秩序也再所不惜。

而因為過去中國90年代崛起是仰賴日本的原料、技術,韓國有消費性電子、投資,以及台灣的汽車、紡織、半導體急電子產品等供應鏈,那麼「解鈴仍需繫鈴人」,台日韓也可以協助美國解構中國經濟。

同時間,台日韓3國如果可以結盟來投資美國,那麼不僅可以確保3國的投資金額、技術帶動美國再工業化,也可幫助美國建立起出口市場。

他假設未來情景,如果台日韓可以形成策略聯盟,那麼就可以確保未來20年寡占美國市場;國內低關稅,傳統產業也可以得到保障;未來台灣將要面臨人才、資金國際化等課題,讓台灣企業可以去美國掛牌,發展成國際島。

然而,如果川普將各個國家都各自擊破,那麼就需要大破大立的策略,包括讓高附加價值產業投資美國,整體產業鏈外移,附加價值中等、有國際能力的企業到墨西哥及菲律賓,傳統產業則必須升級、轉型或跨域。

但他也坦言,產業外移將會導致經濟下滑,國內服務業也會面臨影響,因此就必須要想辦法服務業鬆綁、產業化,開放外人來台灣投資,改善商業模式及營收,創造高薪需求。

最後,針對短箭及長槍策略,王健全表示,面對川普關稅的短箭策略,包括傳產及農業振興方案,信保基金加碼、低利貸款,以及銀行供應鏈金融加把勁;長槍策略包括高科技垂直整合、傳產二次轉型、服務業鬆綁產業化,以及類主權基金。



相關新聞


關稅朝目標10%談 中經院:談下「這個東西」更重要


川普百日/對等關稅把印太夥伴逼向中國?學者:美國霸權難改變


川普百日/川普關稅猛藥能毒死中國?論中國自川普第一任期後佈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