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公布去年訴願案件數 加班費訴願最多

勞動部今日公布2024統計,收到勞動行政事務訴願案數共計1892件。(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勞動部今(6)日公布2024統計,收到勞動行政事務訴願案數共計1892件,以《勞動基準法》477件最多、《就業服務法》281件次之,及《勞工退休金條例》210件為第三,前3大類占新收案件51.16%。
勞動部表示,為貫徹憲法保障人民訴願之權利,防止公權力之恣意損害人民權益,並糾正不當或違法之行政處分,依《訴願法》第52條規定,設勞動部訴願審議委員會,辦理有關勞動行政事務之訴願相關業務。
據統計,2024年度新收勞動行政事務之訴願案件數共計1,892件,以《勞動基準法》477件(占新收案件25.21%)、《就業服務法》281件(占新收案件14.85%)及《勞工退休金條例》210件(占新收案件11.10%)為前3大類,合計占新收案件51.16%。
其中,以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1項加班費、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1款非法僱用外國人、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5條第2項雇主未依規定期限調整勞工月提繳工資等規定,為常見提起訴願的類型。
勞動部說明,2024年度辦結訴願案件數共計2,008件,其中訴願決定駁回、撤銷原處分及訴願人撤回等案件數共1,699件;因提起訴願不符合訴願法規定之程序要件,而訴願決定不受理的案件數共309件。
勞動部進一步指出,這309件不受理案件當中,因提起訴願超過法定30日期限或未依期限補送訴願書計70件,占不受理案件22.65%,近4分之1。
對於撤銷原因,勞動部說明,訴願撤銷的原因通常是具體個案的問題,無法一概而論,原因包括縣市政府在處分時認定事實不夠仔細、證據採集或取捨有不同看法;常見的爭議點例如工資的認定,或否屬於受僱勞工。
勞動部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延誤提起訴願的法定30日期限,該30日之期限計算,不是民眾郵寄訴願書之日期,而是以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收到訴願書之日期為準。
從辦理逾期提起訴願之個案中發現,有部分訴願人對提起訴願之法定30日期限計算認知有誤,導致提起訴願僅逾期1日或2日,最後依法不能進入實體審議。勞動部強調,提起訴願應自處分書收到之次日起算30日,該30日是依曆計算,並不會扣除星期六、星期日或國定假日等放假日。除非依行政程序法規定,提起訴願法定30日期限的最後1天遇到上述放假日,才可遞延至次日之上班日。
舉例說明,假設訴願人於2024年1月15日收到處分書,提起訴願的期間自2024年1月16日起算,原應於2024年2月14日屆滿(不計入在途期間),由於該日剛好遇到農曆春節連續假期的最後1天,提起訴願就會遞延到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也就是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最晚在當日要收到訴願書,才不會逾期。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宣布後首次調查 勞動部:無薪假人數增加584人
勞動部修職安法 明定職場霸凌行為:威脅、冷落、孤立、侮辱都是
企業懷孕歧視OUT!勞動部近3年裁處46件、開罰1225萬元
最新財經新聞
-
-
大樂透頭獎1億元一人獨得 獎落桃園
(26 分鐘前) -
「勇腳伯」快看!整形醫師點名:可幫忙治療
(33 分鐘前) -
川普新關稅威脅削弱投資信心 美股開低道瓊跌逾200點
(33 分鐘前) -
財部:首季總預算歲入執行率95.5% 寫5年新低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