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國家主權基金?央行建議應先做這件事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明(8)日赴立法院就「若我國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所扮角色」進行專題報告,也已在最新書面報告表態,建議先設專法及專責機構,且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圖/記者陳韋帆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明(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所扮演的角色為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不過,央行在最新出爐的書面報告已表態,雖然抱持正面態度,但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也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央行認為,主權基金顧名思義為政府的基金,主要是管理國家財富如石油等自然資源收入、財政盈餘,或受政府委託如退休金進行投資管理。同時,主權基金目的在於創造更多的財富,其操作原則偏重較高風險與低流動性的資產,以換取較高報酬率,故投資標的涵蓋公債、公司債、股票、私募股權、房地產等,收益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
目前設有主權基金的已開發國家,或是採專法規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的設立及運作,如韓國「韓國投資公司法」,而新加坡則依該國公司法設立。 央行表示,依多數國家經驗,主權基金是由政府主導設立,並由政府全資成立的獨立管理機構管理。如韓國投資公司( KIC)與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均為資產管理公司,是投資海外;新加坡淡馬錫公司(Temasek)為投資控股公司,為培植國內產業而設立。
央行說,對於我國設立國家主權基金向來持正面態度,主張宜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 ,除以利主權基金創造國家財富,其管理機構的組織、人事、預算、薪資須具彈性,而現行國營事業管理法、人事法規、預算法及其他相關法規尚無法因應其需求,須由政府制定專法規範處理。
央行也提醒,主權基金管理機構為提升長期投資績效,追求高報酬的同時亦須承擔高風險;因景氣有榮枯,遇經濟不景氣時,主權基金可能出現大幅虧損,如111年挪威政府退休基金虧損達1670億美元,占其110年底總資產的13.3%,另同年KIC亦損失297億美元,占總資產的14.5%。
央行認為,若未訂定專法,給予管理機構合理的管理彈性,則該機構極易因短期市場劇烈動盪導致大幅虧損,而受到立法委員質疑及監察院彈劾,進而影響其正常運作及長期投資決策,且難以延攬及留住優異的專業人才。同時,管理機構也應為政府出資成立,該機構設立的董事會,董事應由相關財經部會派任,經理階層則由專業投資人才擔任,董事會監督經理階層使其營運符合政策目標,而經理階層就其投資結果對董事會負責。
為提升投資效益對主權基金至為重要,進用優異的國際專業人才更是關鍵,央行強調,若能以市場化薪資引進國際專業投資人才及其技術,不僅強化該管理機構之經營能力,經由外溢效果,也可望帶動國內資產管理業國際競爭力向上提升。
因此,我國若成立國家主權基金,央行建議,訂立專法,由政府全額出資,設立具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管理機構,且明訂該機構的營運目標;並於專法制定完善的治理及監理架構,使該機構的董事會能確保營運目標與政府政策目標一致;並以市場化薪資延攬國際專業人才,強化該專業管理機構之經營能力。
不過,央行也強調,我國主權基金管理機構的設立資本及其投資資金來源,可借鏡亞洲鄰近國家像是新加坡及南韓經驗,首批資金來源包括財政部發債、財政部撥款 財政部出資設立,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央行舉例像新加坡財政部是將發行特別公債(SSGS)的本幣所得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買匯,再將此外幣資金委託GIC管理及投資,投資海外資產;新加坡Temasek是由財政部出資成為淡馬錫的股東,再由淡馬錫投資取得新加坡35家國營企業,如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等股權。 至於南韓KIC的資本額由財政部承諾出資,而首批託管資金來自於財政部外匯平穩基金及南韓央行外匯存底。
央行指出,外匯存底是央行資產的重要構成項目,所對應的主要是民間部門所持有的新台幣通貨與金融機構轉存款等負債項目,故從央行財務結構而言,「中央銀行的外匯資產與新台幣負債必須平衡」,而衡諸國際間主權基金對外投資的外匯需求,均是由外匯市場買入,如此才能使央行的資產負債維持平衡,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得以維持,因此,在未減少新台幣負債下,不宜直接無償撥用外匯存底予主權基金管理機構。
相關新聞
巷仔內/川普讓全球央行獨立性受質疑 楊金龍說與不說的難為
新台幣閃見29字頭!專家看已從國宅變豪宅價 30.7元以下是買點
新台幣升勢止住了?專家估還要再觀察 建議買賣美元分批進行
最新財經新聞
-
-
傳OpenAI告訴投資人 重組後分給微軟營收比重將砍半
(8 小時前) -
極氪股份吉利全數收購 成關稅戰首家美股下市中企
(8 小時前) -
2025 Secutech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展 20 家企業聯手開幕
(8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112期 頭獎8注中獎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