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20° )
氣象
2025-05-11 | 今日新聞

數位貨幣非新玩意 1993年首枚電子貨幣問世

數位貨幣非新玩意 1993年首枚電子貨幣問世
全球央行誰搶第一?面對這一波數位貨幣(CBDC)熱潮,巴哈馬央行在2020年搶先發行CBDC,但芬蘭央行早於1993年即拔得頭籌發行全球央行第1枚電子貨幣。(圖/擷取於中央銀行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央行數位通貨(CBDC)成熱門議題熱潮,根據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最新資料,全球約有134家國家地區的央行正探索CBDC,約占全球GDP的98%,巴哈馬央行在2020年搶先發行CBDC,不過,CBDC並不是新玩意,芬蘭央行早於1993年即拔得頭籌發行全球央行第一枚電子貨幣。

台灣央行指出,2020年10月巴哈馬央行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發行CBDC的央行,但其實,CBDC不是新玩意,芬蘭央行早於1993年即搶第一,發行全球央行第一枚電子貨幣(e-money)Avant卡,本質上是多用途儲值卡,有能儲存電子貨幣餘額的晶片,使用者透過ATM,或是讀卡機,或是藉由電腦軟體應用程式透過網路,將電子貨幣裝載至Avant卡上,最高儲值2000芬蘭馬克(markka),相當於436歐元。

Avant卡的構想即是欲建立單一國家層級電子支付系統,並讓Avant卡代替硬幣成為小型支付的主要工具;當時被作為在電話亭打電話、若干自動販賣機與商店購買商品時的支付工具。原以為,Avant卡可被民眾接受並廣泛使用;沒想到,事與願違,不到2年時間,芬蘭央行便將Avant卡業務轉賣給民間。

根據2000年12月芬蘭央行的檢討報告指出,至1999年底,Avant卡僅約600家不同服務供應商接受其作為支付媒介,5,300個支付終端機(payment terminals)可使用,Avant卡的使用相當有限;Avant卡普及率低的原因在於,消費者不滿意裝載電子貨幣至卡片,以及卸載電子貨幣,皆須花費2芬蘭馬克,而彼等已習慣於在ATM提領現金,免手續費的這件事。

此外,Avant卡支付系統電子化不完全,加以轉帳卡與信用卡網絡變得日益有效率,如取消轉帳卡最低金額消費限制,致Avant卡業務最終失敗收場,至2006年便宣告終止。

至於巴哈馬央行於2020年10月發行的CBDC「沙錢」(Sand Dollar),旨在改善普惠金融。沙錢巴哈馬特有的海底無脊椎棘皮動物,巴哈馬央行的行徽就是沙錢圖案。

巴哈馬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是由700多個島嶼所組成,人口密度低,有些地區甚至沒有銀行服務,希冀透過「沙錢」讓境內支付系統能更有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使民眾在取得金融服務管道上,不再受到歧視;另欲藉此增強對洗錢與資恐等的防衛措施。

巴哈馬民眾要如何使用「沙錢」呢?使用者可下載「沙錢」行動應用程式(App)至手機後,透過受監管的金融機構開設數位錢包,或是以卡片形式,持有「沙錢」數位錢包;擁有「沙錢」數位錢包者,即可利用產生在行動裝置或卡片上的QR code進行付款,即使在線下的狀態,也可進行支付。

儘管巴哈馬央行持續將「沙錢」視為該國支付系統現代化,並提升其韌性與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但巴哈馬民眾對於「沙錢」的接受度有限。根據2025年1月IMF的報告指出,「沙錢」僅占巴哈馬流通中通貨的0.4%,並未在巴哈馬發揮其潛力,相較於整體巴哈馬國內支付系統,使用率仍低;對此,巴哈馬央行正研擬規範,欲強制國內商業銀行為民眾提供使用沙錢的管道。

至今除巴哈馬外,奈及利亞、牙買加及東加勒比海通貨聯盟(ECCU)都發行過CBDC。不過,東加勒比海通貨聯盟CBDC服務一度因技術問題中斷,從2024年1月起已終止,東加勒比海央行表示將探索更先進的CBDC。

至於奈及利亞及牙買加,亦與巴哈馬一樣,CBDC的使用率不高。論者分析,民眾對CBDC接受度仍低的原因在於,相較於現有支付系統,CBDC仍欠缺明顯的優勢,另民眾亦擔心CBDC恐加強政府對他們的進一步監視。



相關新聞


新台幣連日狂飆 科技立委葛如鈞獻策:將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一環


金價仍未完全封頂!專家看好3力道支撐 想拉回承接可沿月線操作


巷仔內/央行還有獨立性嗎?新台幣升值風暴中的政治角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