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05-27 | 今日新聞

100萬早非第一桶金?網友:至少250萬起跳

100萬早非第一桶金?網友:至少250萬起跳
Dcard一位女網友分享,原本以為達成人生第一個理財目標值得開心,「存到100萬後,連喝一杯百元咖啡都要想上10秒」,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原本期待的成就感卻被無止盡的焦慮取代。(示意圖/取自CC0圖庫)

[NOWnews今日新聞] 「以前說第一桶金是100萬,現在物價都漲成這樣了...」一名30歲網友在社群平台分享存到人生首個100萬的心情,卻意外引發一波「現實版」理財討論。網友回覆,第一桶金為100萬元是20、30年前的定義,現在早已經跳升至250萬,甚至是300萬元起跳。

日前Dcard一位女網友分享,原本以為達成人生第一個理財目標值得開心,「存到100萬後,連喝一杯百元咖啡都要想上10秒」,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原本期待的成就感卻被無止盡的焦慮取代。

她為了活化資金,她開始進行每月定期定額投資台股00919、00878等ETF及美股基金,但這樣的投資組合仍無法消除不安全感,「但說真的,有時會覺得自己『只是有在投資』,不一定有在變有錢。」

貼文一出,立即引來大量網友留言,紛紛點出現今經濟環境的殘酷現實,「妳太天真了,現在的第一桶金標準早就漲到300萬起跳」、「100萬?在台北連房子的頭期款都付不了...」、「2、30年前的第一桶金標準還停留在100萬,現在通膨這麼嚴重,至少要250萬起跳!」

貼文意外反映出當前年輕世代的理財困境,當薪資成長有限、物價持續上漲的環境下,傳統的「第一桶金」門檻不斷攀升,讓不少年輕人面臨更大的存錢壓力。一位網友無奈表示:「以前100萬很多錢,現在只能說是個好的開始而已。」

對此,也有網友給予正面鼓勵:「別太焦慮,能在30歲存到100萬已經很棒了!重點是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持續累積才是王道。」這番話獲得不少網友認同,畢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穩健的理財計畫比追求特定存款數字更為重要。

面對原PO的投資焦慮,也有網友提供專業建議:「與其投資高股息標的,不如考慮0050、00905這類市值型ETF,長期績效通常更好。」另有投資老手分享:「追求長期報酬,應該往市值型ETF方向規劃,搭配債券作風險控管,像是0050、00922、00905、00937B、00982B等,避免過度依賴高股息標的。」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相關新聞


匯率走跌、5月消費者對物價仍沒信心 學者點名是「這原因」


520週年/賴政府電價難穩定下來 走跌物價恐隨時反彈


端午節三天連假!國定假日上班薪水「加倍發」 時薪制勞工也適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