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0° )
氣象
2025-09-18 | 今日新聞

電價審議會登場 住商用電估「微漲」3%內

電價審議會登場 住商用電估「微漲」3%內
據傳,有提出調漲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也就是住商用電價格,調整幅度3%以內為目標,但實際調幅仍待電價審議委員會確認。(圖/記者鄭妤安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電價費率審議會明(19)日召開,決定今年10月至明年3月電價。原本預期到國際燃料價格、關稅課徵及政治觀感等原因,難以出現調漲價格選項。據傳,有提出調漲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也就是住商用電價格,調整幅度3%以內為目標,但實際調幅仍待電價審議委員會確認。

據台電資料,目前平均民生電價每度2.77元,最新每度成本約3.88元,代表民生仍為賠售狀態。據了解,這次朝向於讓民生用電整體調整,讓偏離成本的部分可以回歸,但是針對700度以下則會選擇調漲少一點,預估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會控制在每月新增電費不超過100元,調幅落3%以內。

至於產業用電部分,原本有評估過要不要取消衰退產業電價緩漲、凍漲優惠等機制,但是基於關稅不確定性,還有待電價審議會確認。

三大原因 外界原本預期難有調漲空間

然而,基於,「國際燃料價格走跌」、「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及「政治因素」三大原因,外界原先評估這次電價審議委員會難有調漲。

國際燃料價格走跌:

根據最新油價資訊,國際油價已經長期盤據在6字頭,以9月17日國際價格為例,西德州為每桶為64.41美元、北海布蘭特原油為每桶69.12美元。

而因石油價格長期維持低檔,天然氣及燃煤也以充足時間往下調整。以普氏日韓指標LNG期貨價格(JKM)最新價格,目前為11.48美元/MMBtu,澳洲紐卡斯爾港燃煤價格為每噸102.9美元。

而當國際燃料價格持續走跌,再加上新台幣匯率維持強勢,台電發電成本將可以獲得改善,也降低台電必須要調漲電價維持生計的壓力。

但值得一提,台電即便沒有因為高燃料成本出現虧損,但是台電確實還存在高達4179億元的龐大累積虧損,再加上在野黨在立法院連續擋下政府給台電的3000億元撥補預算,台電財務狀況短時間內恐難有改善。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

8月7日,美國政府對台灣課徵20%的非疊加關稅,高於日本及韓國水準。即便政府表示,正與美國積極爭取更低關稅稅率,但外界普遍預期還有需要更多時間。

與此同時,對等關稅影響層面也逐步擴大。據勞動部16日所公布減班休息人數,共有333家、7334人實施減班休息,其中又以製造業中的機械裝置製造業為大宗,6246人反映是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約占總數的85%,而相關數據持續擴大。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及三三會等都一再表示,基於台灣收到較高對等關稅,對於國內產業已經造成一定衝擊,因此也呼籲這次電價應該要放過連年調漲的產業用電,也形成難再以「大漲工業,緩漲民生」的決策。

政治因素:

電價審議會必須要在9月底以前召開,民進黨政府過去2個月內才經歷過7月26日、8月23日的2次大罷免的龐大挫折,也反映對於賴清德政府的一週年信心投票。

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總統賴清德聲望再創歷史新低,僅32.7%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57.8%不贊同,短短3個月聲望共下滑16個百分點。

電價攸關於民生物價,任何調漲都可能刺激到物價僵固性造成民怨,因此過往政治人物都必須保守看待電價調幅,避免造成民眾對於政府支持度反噬。

蔡政府時期一口氣出現「連8凍」,即便後來因俄烏戰爭再也壓不住電價,政府也是採取「優先政府撥補、再漲產業用電,緩漲民生用電」的基本戰略,減少對於物價及一般民眾影響。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即將進入2026年地方選舉年,因此不排除選擇在今年9月先讓電價反應完畢,讓2026年2次電價審議會可以有更多餘裕緩漲,減少民眾怒火延燒到地方諸侯選舉。


電價審議會登場 住商用電估「微漲」3%內
歷來電價





相關新聞


電價將審議 林伯豐:不要因政策錯誤歸咎民間企業


電價難漲!台電調空屋「底度費」月繳33.6元變100元


下半年經濟動盪 工商協進會吳東亮:建議電價、最低工資都不要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