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公會成立 推普及、走向國際三使命

「電子支付商業同業公會」今(1)日正式成立。(圖╱記者林汪靜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持續推動非現金支付業務,隨著「非現金化」與「普惠金融」政策持續並進,今(1)日36家業者包括銀行、支付專營機構等,攜手正式成立「電子支付商業同業公會」,電子支付公會首屆理事長劉美玲表示,接下來公會有三大使命,增加國際能見度、落實普羅大眾使用電子支付等。
台灣電子支付產業自《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2015年上路以來,已經走過十年,劉美玲指出,2020年8月,台灣電子支付使用者人數突破1000萬,第一個1000萬歷經五年時間,第二個1000萬只花了短短兩年時間就達成,2022年10月突破2000萬,到今年7月,金管會統計,使用人數已經達到3300萬,代理收付也突破200億元,高達10倍成長。
她進一步指出,2023至2024年這兩年,台灣電子支付產業也創下一個新的里程碑,也就是TWQR(台灣共通QR Code掃碼支付標準),這讓國內所有通路全數共享,使用者到任何一個電子支付通路不用再思考到底能不能用,此外,全世界錢包能夠互通轉帳,劉美玲透露,台灣也是全球唯一可以互通轉帳的國家,「這也是我們很大的驚喜」。
在公會今日成立之際,劉美玲表示,接下來公會有三大使命:第一,公會希望所有電子支付產業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希望服務規格能夠接軌國際,「增加我們的國際能見度」,未來不管是日本、韓國、新加坡觀光客來到台灣旅遊,可用他所熟悉的支付,「不用一定要掏出現金還要換新台幣」,同時,公會也希望台灣人到國外旅遊,比如,到日本、新加坡能夠看見自己熟悉的支付,做跨境支付,她強調,很希望台灣支付品牌能夠真正國際化。
其次,劉美玲指出,配合政府不斷推動支付,希望讓每一個中小型商店也能使用電子支付、每一個普羅大眾也能輕易使用電子支付,真正落實普惠金融,達成公會高度社會價值。
最後,劉美玲強調,支付產業發展核心是兩個字:信任,信任如何達成,透過無論是法遵、風控、風險等教育訓練,讓所有支付人員都具備DNA,也透過在資安防詐的這些分享,期盼贏得主管機關對公會的信任,以及贏得社會大眾對支付產業的信任,此外,公會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協助產業能安全發展並進。
相關新聞
解決企業跨境支付2痛點 星展銀打造跨境匯款與簽帳金融卡雙引擎
非現金支付城郷落差大!信用卡交易筆數「非6都」僅占7%
「嗶」一下!雙北公車將全面進入電子支付 手機掃碼就可搭車
最新財經新聞
-
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 美專家:理想化目標需耗費多年
(48 分鐘前) -
支援花蓮洪災 華信航空今起花蓮航線5折
(2 小時前) -
台股ETF十月除息一表掌握!台積電法說16日登場 法人看好「拉積盤」
(3 小時前) -
【能源盤後】下跌☆
(3 小時前) -
美原油庫存增 國際油價下跌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