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5大主題 滙豐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逐一點評!
中國股市去年9月底一波驚人反彈後,行情開始盤整,沉澱籌碼的意味濃厚。展望後市,滙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蕭正義認為,針對一些有強大政策支持及供需狀況重新平衡的特定行業,或將帶來主動投資機會。例如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的全球性科技趨勢,可能會成為股價的催化劑;受惠對象包括新質生產力、機器人、半導體、消費電子產品、自動駕駛,以及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其他如工業金屬、製造業設備、零售銷售、通用設備以及大型金融股皆有可能受到政策的支持,進而為股市帶來機會。
蕭正義也特別列出2025年中國經濟的五大主題:
一、海外投資將會成長:
隨著可能推出的新一輪美國貿易政策重塑全球貿易格局,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正在加速成長。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海外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促進貿易轉移;而這一次,川普可能透過向更貼近終端消費者的市場進行投資,成為應對出口放緩的一種替代策略。
二、以成長為目標的重大政策轉變:
中國已明確提出將實施更有力、更有效率的經濟政策,隨之而來的寬鬆政策,可能意味著更高預算赤字,以及創紀錄的政府債券發行量;寬鬆貨幣政策亦有可能包括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利率,以及從次級市場購買資產。
三、優先考慮國內需求:
中國財政政策支持的一個關鍵特點是注重促進國內消費,這可能需要採取週期性和結構性的措施,例如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提高基本養老金、提高公務員薪資等,這些都將可望逐步付諸實施。除此之外,中國不僅承諾將擴大社會保障體系,還將探索穩住房市、股市的方法,儘管這些結構性措施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見效。
四、有望走出通縮:
中國的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7個季度下降。儘管如此,滙豐投信仍預計中國供給側政策將與刺激需求政策形成互補,以重新平衡供需,並系統性整治「割喉式減價」,有望走出通縮周期。
五、結構性改革步伐加快:
中國將在2025年完成第14個五年規劃,並制定新的五年戰略。此財政改革對於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至關重要,同時也將增強地方政府在經濟低迷時期實施實質性財政寬鬆的能力。其他結構性的改革,如建立公平和透明的監管框架,也有助重振企業精神並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
蕭正義說,若從地緣因素考慮,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在關稅、移民及通膨方面有多項政策目標,日前已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的關稅。惟如果中國透過進一步開放市場、加強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聯繫來應對關稅衝擊,這對提振內部經濟成長、穩定投資人信心應會產生正面作用。
蕭正義說,從市場面分析,自去年9月以來,中國貨幣政策措施帶動市場反彈之後,中國股市的估值已在長期歷史平均水平附近徘徊。一方面,這反映投資人情緒已從極度審慎轉為相對中性。整體而言,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也有助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優化投資人結構,同時提升資本市場穩定性,後續風險偏好有望隨著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持續修復。
最新財經新聞
-
-
環隆科技發重訊:前董事長歐正明逝世
(5 小時前) -
市場評估川普關稅威脅 美股開盤小跌
(5 小時前) -
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請辭獲准 總經理李國忠暫代
(6 小時前) -
董事長等高層遭起訴 冠軍:對財務業務無影響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