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3° / 22° )
氣象
2024-10-29 | 商傳媒

三小市集推「好田計畫」 邀企業共同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為台灣農業加值

三小市集推「好田計畫」 邀企業共同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為台灣農業加值

三小市集推「好田計畫」 邀企業共同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為台灣農業加值
商傳媒|記者陳品縈/綜合報導

2012年,南漂女孩李宜倩在雲林看到台灣農業的珍貴與難題,進而創辦三小市集。從致力於改善在地小農的生活為出發點,李宜倩將農業的環境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納入三小市集理念,推動「共好新行動」,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台灣在地健康食材,並推出連結企業與台灣土地價值的「好田計畫」,協助企業有更多元與客製化的ESG活動,從田地認購、員工照顧到企業客製禮品,希望透過好田計畫達到地方賦能與農產品質提升,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帶動企業與台灣農業共好。

台灣每公頃耕地的農藥用量排名世界第一,國人每年平均吃下2公斤農藥,嚴重威脅環境、生態與健康,加上農地零碎化,小型農業工作者超過半數從農者,高達近7成的物產需仰賴進口,導致食物通膨排名亞洲第二,種種內憂外患使得我國農業進入「加護病房式農業」。李宜倩在就讀雲林科技大學期間,因活化老屋空間,進而成立「三小市集」友善食農平台,12年來努力讓第一線生產者得到合理收入、透過友善耕作守護環境,讓產業鏈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啟動自信生活,形成小人物、小土地、小滿足的正向循環關係,以實際行動守護台灣農業。

李宜倩表示:「農業是涵括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全面性產業,也是每個人生活的基礎,三小市集致力於讓農業成為企業實踐ESG的關鍵行動議題,當ESG遇上農業,透過接地氣的合作模式,搭配系統性整合,使效益可量化,成為邀請更多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支持建構在地永續食農供應鏈的利基。」

為了讓企業從日常採購與活動中就能支持永續農業,三小市集推出「好田計畫」,邀請企業從產地出發,透過客製化半日或一日產地活動,帶領員工、與重要利害關係人走入地方實踐共好,支持在地經營系統,實踐地方賦能,透過「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發揮改變農村的關鍵力量。


三小市集推「好田計畫」 邀企業共同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為台灣農業加值

三小市集希望透過「好田計畫」達到地方賦能與農產品質提升。圖/三小市集提供

李宜倩以三小市集在嘉義大林守護「台灣黃梔子企業好田」計畫為例,本土山黃梔被稱為台灣天然黃色染料,不僅在餐桌上是粉粿、醃黃瓜、黃麵等食材原料,這類植物的主要農耕地也是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的重要棲地,分布在雲林、嘉義與台南一帶。

然而近年梔子農面臨內憂外患,在生產端,因天災造成作物欠收、植栽受到嚴重損害,農民無法申請災損,為顧及生計被迫將原有梔子耕地剷除,改種其他作物,導致諸羅樹蛙棲地環境減少;在銷售端,多數外銷日本,但收益多歸貿易商所有,國人買不到梔子、甚至不瞭解這神奇植物,只能接受化學色素取代,殊不知這類化學色素須由含苯環的化學物質構成,恐有致癌風險,徒增食安隱憂。


三小市集推「好田計畫」 邀企業共同打造微型農業生態系為台灣農業加值

三小市集推出「好田計畫」,邀請企業從產地出發,實踐地方賦能。圖/三小市集提供

為了打破現狀,三小市集的「台灣黃槴子企業好田計畫」串聯企業認購、農家轉型與生態復育正循環,進而推動地方賦能成長,協助農友推動黃梔子轉型友善耕作,搭配物產開發全利用。李宜倩分享,春天當梔子開花時,協助農友採花、賣花,5月邀社區婦女製作不添加鹼油的梔心粽,9月將食材融入月餅推出梔心紅玉酥,搭配可全年供應的梔子粉粿材料包與防蚊液、洗髮精等生活用品開發,讓田地認養行動能擴大為結合講座、禮品、志工活動與農村培力的友善土地「大禮包」。

李宜倩表示,對企業來說,認購1分好田地,不僅可聆聽生產者第一手分享對於生物多樣性與食農教育的深刻觀察,也能邀請更多利害關係人前進產地進行志工活動,協力保育諸羅樹蛙的環境棲地。企業好田計畫未來將持續擴展至更多農地,包括自然多穀米、傳家茶、有機蔬果等,關懷更多土地議題並陪伴農夫轉型。同時,土地上的物產也會以食材全利用方式開發禮品,成為企業最有「新/心意」的物產禮品,產品包裝也會委託在地庇護工場執行,擴大正向循環能量。更多可至三小市集好田計畫說明了解詳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