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重拳引發全球股災 美股期指再崩、川普堅稱「有時必須服藥」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引發市場暴跌,週日(美東時間)晚間,美股期指續崩,道瓊期指下挫逾1,200點,標普500與那指期指跌幅更高達3.8%、4.8%,預告美股週一(台北時間週一晚間)開盤恐再度上演血洗式賣壓。
即使在過去兩日歷史級股災後,白宮態度不為所動,堅稱關稅不會延後,也不會改變,並指市場動盪「是為了治本所必須承受的藥方」。
根據外電數據,道瓊上週五(4日)單日暴跌2,231點,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標普500單週跌幅達10%,兩日累計下跌逾17%,逼近技術性熊市,那斯達克更早一步在週五正式步入熊市,與歷史高點相比大幅下滑22%。
川普週日晚間搭乘空軍一號時受訪表示:「我不希望市場下跌,但有時候你得吃藥,才能治病」。川普再次強調美中貿易逆差是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並補充:「我們每年對中國有1兆美元逆差,不能再拖下去」。
根據白宮宣布的關稅時間表,首波10%的關稅加徵已於週六生效,接著4月9日美國將全面啟動對中國、歐盟、墨西哥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政策,平均稅率上看20%,部分品項如汽車、金屬與消費品稅率可高達52.5%(累進計算)。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宣稱:「這些關稅將持續數週甚至更久,絕對不會暫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指出,已有超過50個國家要求與美方重啟貿易協商,同時強調「這不是幾天或幾週就能解決的問題」。
在美方強硬的態度下,中國週五已率先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未留協商空間。此舉引發市場更大恐慌,也讓原本期待週末有轉圜空間的投資人感到失望。
法人表示,市場動盪尚未觸底,此次衝擊不僅來自稅率本身,更來自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決策風格的不可預測性。尤其是科技股資金流出明顯,資金轉為現金保守配置,連帶壓縮風險資產價格。分析師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已讓投資市場重新定價未來全球化與供應鏈重組的成本,若中國與其他貿易國進一步報復,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為了應對美中貿易對抗升溫及美股暴跌外溢效應,總統賴清德立即邀請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代表至官邸座談,並於會後提出五大因應策略。總統指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但我們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轉向能力與資本市場韌性,不應過度恐慌」。
針對金融市場波動,總統已指示金管會、財政部與中央銀行合作,必要時啟動市場穩定基金,並適時調整股市空方交易管理機制,以抑制非理性賣壓。行政院方面則強化對中小企業、外銷廠商的財務支持與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優先推動「新南向2.0」與「歐洲市場再深化計畫」。
賴總統重申,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關鍵地位,面對國際變局,更應強化自主經濟安全,深化與民主經濟體的合作關係,並持續強化高科技、綠能與半導體等戰略產業的競爭優勢。總統也呼籲國人冷靜以對,政府會與全民站在一起,穩定信心,共度挑戰。政府除了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變化,加強台美產業合作,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最新財經新聞
-
提升旭海地區交通機能 屏縣府輔導牡丹灣部落全人文教協會營運幸福巴士
(4 小時前) -
屏東縣與美國賓州德拉瓦郡締結姊妹縣 屏東子弟牽線開啟台美地方合作新篇章
(4 小時前) -
2025屏東第一鮪報到! 「茂豐祥號」返港驗明正身 11日舉辦拍賣會
(4 小時前) -
114年自由盃國小組個人桌球錦標賽 屏東盛大開賽!
(4 小時前) -
中央地方通力合作 屏東縣政府啟動耐震評估讓市民住的安心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