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釋出談判訊號?北京要求美方「先取消全部單邊關稅」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中貿易關係在僵持數週後,近日釋出緩和跡象。《CNBC》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週五(2日)證實,正在評估美方近期多次透過「相關渠道」釋出的重啟談判提議,意味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係有望「冰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本週相繼釋出緩和訊號,除了表示「一切都可談」,更直指「當前的關稅水準對中國而言不可持久」。貝森特強調,雙方首先該「降溫」,進而逐步推進「重大貿易協議」。
然而,儘管白宮態度轉趨軟化,但北京似乎減持踩住「強勢」立場。中國政府數次強調,若美國未全面撤銷關稅,任何貿易磋商「都缺乏誠意」,只會進一步破壞互信。中國國務院在聲明中更明確要求:「若美方真心希望對話,就應糾正錯誤行徑,取消所有單邊關稅」。
觀察實際層面,美國總統川普本月簽署行政命令,取消部分電子產品與汽車零件的進口關稅,似乎為關稅「局部降溫」提前布局;中國亦陸續對美國藥品、半導體、航太設備及乙烷等重要產品給予關稅豁免,並徵詢企業對進口豁免品項的意見。
受此消息激勵,人民幣離岸匯率兌美元升值0.14%,報7.2665,港股恆生指數也上揚1.6%;然而,專家示警,這輪善意互動很可能只是「曖昧階段」。
經濟學人智庫(EIU)資深經濟學家徐天辰(Tianchen Xu)分析,美中雙方正在進行工作層級接觸,未來兩季關稅可能調降至40%至50%、即較能承受的水準,但仍無法期待短期內達成全面性協議。
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新加坡辦事處主管王丹表示,真正的障礙在於川普政策的「善變」,中國不願因談判而陷入不確定情境,因此「雙方更可能以實質讓步取代公開談判,在政治上繼續維持強硬立場」。
美國智庫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中國中心高級顧問蒙圖法爾(Alfredo Montufar-Helu)認為,任何談判進展都將取決於「雙方經濟安全底線」與「地緣政治」考量。蒙圖法爾指出:「中國最大的要求之一,將是讓關稅回到『解放日』前的水準,至少在談判期間暫時取消,這將對雙邊企業是重大喘息機會」。
但目前川普政府是否接受此要求仍未明朗。外界預期,即使談判啟動,過程仍將漫長且複雜,可能貫穿整個川普任期,形成「無聲的停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