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趨勢將成常態?國發會劉鏡清:臺灣需深耕市場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巨大衝擊,即便迎來了暫緩高關稅的90天,然而世界金融市場受到重創與經貿秩序的混亂,讓臺灣政府除備妥與美方進行第二次協商,在昨(16)日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赴立院經委會進行報告,其中也針對輝達將聯手台積電赴美欲打造近新台幣16兆AI基礎設施一事回應。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巨大衝擊,即便迎來了暫緩高關稅的90天,然而世界金融市場受到重創與經貿秩序的混亂,讓臺灣政府除備妥與美方進行第二次協商,在昨(16)日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赴立院經委會進行報告,其中也針對輝達將聯手台積電赴美欲打造近新台幣16兆AI基礎設施一事回應。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511" align="alignnone" width="739"]
昨(16)日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赴立院經委會進行報告,強調輝達與台積電台積電在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一事,屬台美產業鏈整合與合作的體現而非產業外移。(圖/資料照,記者 孟圓琦攝)[/caption]
AI晶片風向球輝達將聯手台積電 劉鏡清:「正向看待」
日前輝達(NVIDIA)宣布,將聯手台積電在未來四年內於美國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用以打造先進的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該計畫包括建設資料中心、採購晶片與伺服器等。日前劉鏡清出席立院經委會報告時遭質詢,這項擴大在美投資的計畫是否會因此轉移臺灣半導體產業鏈至美國,劉鏡清強調,這是台美產業鏈整合與合作的體現而非產業外移。並表示,全球產業發展本就會隨著商機而移動,但技術核心仍掌握在臺灣企業手中,無需過度擔憂技術外流或國內產業被掏空。
延伸閱讀:
友達談關稅戰 彭双浪:營收影響約1%、核電有望解貿易逆差與AI高耗電問題
迎戰美國關稅!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提5建言、盼拉近關稅差距
迎戰黑手黨式關稅協商 學者陳松興:政府應助企業渡3至6個月難關
劉鏡清也指出,臺灣在半導體、AI與高階製造方面具有關鍵地位,台廠參與國際大型計畫,反而能夠提升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我們很正向看這件事」,且預期未來會為臺灣創造更多就業與投資機會,有助於強化與美國的經貿夥伴關係。整體來看,這是臺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另一個重要契機。
7大代工廠將帶動赴美投資潮?部分廠商計畫自墨西哥移向美國
臺灣多家代工大廠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仁寶與和碩,預估將於2025年4至5月赴美進行考察,時程約莫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就職百日(粗估5月上旬)宣布對美投資計畫。有立委指出這些廠商可能在美國擴大投資、因應川普政府的政策,並質疑我國政府是否掌握局事情況。
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政府除掌握廠商動向,也將與其保持聯繫。劉鏡清則透露,有廠商計劃將投資從墨西哥轉移至美國,顯示美國市場對臺灣企業的重要性。且目前臺灣銷往美國的AI伺服器中,有67%是從墨西哥出口。劉鏡清也強調,是否宣布新的對美投資計畫,將由廠商自行決定,政府不會代為宣布。此外,部分廠商在美國德州已有工廠,可能會擴大既有設施。郭智輝補充,輝達與蘋果等公司已在美國進行高額投資,其中臺灣與美國在科技領域的互補性強,這些投資計畫部分也將由臺灣企業參與。此舉顯示臺灣企業正積極因應全球供應鏈變化,尋求在美國市場的發展機會。
關稅衝擊趨勢恐成「變化即常態」 臺灣需深耕市場
面對近期因應美國關稅下形成的趨勢,劉鏡清表示「將成為常態,且全球沒有可藏之處」,並表示臺灣企業應強化三大競爭力:建立強而有力的通路、產品差異化,以及運作數位化。
政府也將協助臺商在設廠土地、水電、人才尋找等方面,並透過再造基金協助傳統產業轉型。此外,劉鏡清表示,臺灣在與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競爭中具有優勢,應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畢竟全球進口市場有88.6%在美國以外。
這篇文章 關稅衝擊趨勢將成常態?國發會劉鏡清:臺灣需深耕市場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財經新聞
-
-
今彩539第114098期 頭獎2注中獎
(29 分鐘前) -
威力彩頭獎連16槓 下期獎金上看3.6億元
(33 分鐘前) -
因應美關稅衝擊 財部放寬企業融資利息減碼申請門檻
(43 分鐘前) -
昇達科首季每股賺2.22元 低軌衛星產品營收占比過半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