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基金管理措施提9項改革 國發會劉鏡清:爭取設立投後管理部門
昨(16)日於立院進行「國家發展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國發基金轉投資事業共37家,截至去年底累積投資新台幣309.42億元,已回收207.5億元,持股市值523.54億元、投資獲利495.64億元。其中也提及自去年6月起推動的9項直接投資事業的管理措施,包含慎選投資標的、強化審議品質等。並表示未來仍將依據設立宗旨,持續投資於增加產業效益或改善產業結構的重要事業,以協助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昨(16)日於立院進行「國家發展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國發基金轉投資事業共37家,截至去年底累積投資新台幣309.42億元,已回收207.5億元,持股市值523.54億元、投資獲利495.64億元。其中也提及自去年6月起推動的9項直接投資事業的管理措施,包含慎選投資標的、強化審議品質等。並表示未來仍將依據設立宗旨,持續投資於增加產業效益或改善產業結構的重要事業,以協助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519" align="alignnone" width="739"]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16)出席國發基金調查委員會,表示國發基金近十年投資新興事業獲利近500億元,轉投資事業37家。(圖/資料照,記者 孟圓琦攝)[/caption]
國發基金自去年起始推動九項精進投資管理措施,其中具體措施包含:
慎選投資標的:
將針對申請公司及經營團隊進行口碑調查、市場趨勢分析,並增加公司治理評鑑門檻。
強化審議品質:
評估申請企業是否具發展前景及創新轉型能力,並針對未達共識案件再次召開審議,以及表決門檻由1/2 決提高至2/3決或3/4決,提升審議品質及嚴謹度。
優化投資協議書:
包括約定買回機制、依里程碑(milestone)撥款,以及要求公司承諾協助國發基金依持股比例取得董事席次。
修正投資事業管理分類
增建風險預警指標:
每季例行核閱轉投資事業財務報表,以追蹤所有投資公司最新營運及財務狀況,並增建風險預警指標,並按季依預警指標4 評估公司營運風險,針對高風險公司加強管理。
定期檢討轉投資事業營運情形:
針對尚無投資獲利轉投資事業,每季召開會議加強檢討該公司營運情形,並就個案情形與問題癥結提出討論進行綜合評估後列為會議紀錄,以強化對公司之評估及後續查考。國發基金另依投資作業規範,針對最近5年連續虧損無法改善,且投資未獲利轉投資事業,每年提報國發基金管理會檢討。
透過董事會與股東會強化投後管理:
國發基金若於轉投資事業派有董事代表,亦透過董事代表於董事會督促公司改善營運狀況及財務結構,以提升國發基金投資效益。若無派任董事之轉投資事業,則於股東會中表達股東意見,以維護合法投資權益。
爭取設立投資後管理專責部門:
國發基金現有人力結構及員額於 96 年訂定,投後管理業務由業務組兼辦;鑒於國發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現有人力已不足因應日益增多之業務,刻正爭取設立投資後管理專責部門,以提升投資管理效能,維護國發基金投資權益。
精進退場機制,適時停損:
修正退場機制作業要點,增加退場彈性,管理分類標準並結合退場機制,針對投資目的已達成或無法達成之公司辦理退場,對於公司治理不佳之投資事業,將列為優先釋股標的。
延伸閱讀:
關稅衝擊產業!國發會劉鏡清:AI是新護國神山 這3大產業是重點
劉鏡清也回應,對於較有問題的公司,官派董事將改以律師、會計師背景,盼能維護權益;國發基金過去是由業務部門兼職做投後管理,目前已重新檢討人力結構,將爭取設立投後管理部門,並修正退場機制作業要點、增加退場彈性,並適時辦理釋股作業,以提升國發基金投資效益。
這篇文章 國發基金管理措施提9項改革 國發會劉鏡清:爭取設立投後管理部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財經新聞
-
-
台灣好行觀霧線帶路!走入五峰 體驗泰雅獵人文化與自然之美
(49 分鐘前) -
美中貿易戰難解 市場憂中概股受波及大舉下市
(54 分鐘前) -
電動輔助自行車也中招 慢車酒駕全取締
(59 分鐘前) -
外資持續調節18.9億元 台股終場跌288點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