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調查聽證會今舉行 台灣釀酒商協會:中製啤酒低價策略損害產業

台灣釀酒商協會不滿中國製啤酒持續以低價出口至我國,導致國內啤酒產業遭受損害,向財政部申請對中國製進口啤酒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經濟部國貿署今天(8日)舉行聽證,中國進口啤酒業者主張,影響市場趨勢的因素是啤酒口味而非價格,反對被課徵反傾銷稅。不過台灣釀酒商協會指出,中製啤酒並無獨特口味,低價策略才是產業損害關鍵。
為進行「台灣釀酒商協會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啤酒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初步調查,經濟部國貿署今天舉行聽證會。台灣釀酒商協會作為申請人與支持方出席陳述意見;反對方則有百威啤酒、雪山啤酒、KIRIN Bar 等中國進口啤酒等代表出席。
台灣釀酒商協會在聽證會後發出聲明稿表示,中國啤酒以低價傾銷來台,傾銷差率高達 59.93%,相當於每罐 330ml啤酒低於正常市場價格近5元,使本土釀造啤酒面臨不公平競爭,確實造成產業損害。
台灣釀酒商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灣菸酒副總曾煥昌表示,反對方雖反覆強調市場口味的 變化是消費者選擇關鍵,然而綜觀台灣啤酒產業所受之衝擊,皆與2016年前後涉案品牌至中國設廠的時間點相契合,同時無論國內本土業者或其他非中國進口業者,皆有新興口味變化及產品推陳出新,卻只有中國產製啤酒市占幅度大幅增長,顯見反對方說詞僅是抗拒台灣產業損害認定之託詞。
中國進口啤酒業者則主張,啤酒屬於民生消費品,不應採用過去反傾銷調查計算傾銷差率公式。台灣釀酒商協會質疑,現存市場調查是否涵蓋全通路、全品項並覆蓋充足之時間區段,又相關調查是否涵蓋促 銷折扣之結果,及相關市場調查背後之依據與佐證資料來源,反對方於聽證會過程中皆無有效說明。據此理由要求屏棄依據政府進出口統計數據計算所得之削價幅度達 40%事實,顯有疑慮。
中國進口啤酒業者另主張,影響市場趨勢的因素是啤酒口味而非價格,並提出由於消費者偏好清爽型的口味,中國啤酒近年才在市場中有所成長。台灣釀酒商協會認為,口味固然是選購啤酒的重要考量,以反對方所出具市場調查為例,台灣本土啤酒以及其他非中國進口啤酒同樣具備類似消費偏好之選項,故中國啤酒與台灣啤酒並非口味上具有決定性差異,價格及其促銷手段仍為消費者之主要判斷依據。
針對促銷手段, 台灣釀酒商協會也說明,由於進口價格甚低,且反對方也未有爭執,中國產製啤 酒的代理商、經銷商有更多的預算空間可以進行行銷、促銷策略,並藉此提升在市場中的佔有率,結果來看也是非常成功。然而相關多元行銷、促銷策略的空間,終究是來自於削價超過40%的不當進口優勢。(責任編輯:殷偵維)
(延伸閱讀:遏阻中國啤酒、鋼品低價銷台 財政部啟動反傾銷調查)
最新財經新聞
-
-
新台幣午盤貶1.1分 暫收32.531元
(37 分鐘前) -
川普貿易政策變化莫測 全球晶片製造商壓力巨大
(42 分鐘前) -
網傳間接出貨HBM給華為 智原:不實謠言
(47 分鐘前) -
LINE Pay、Uber強強聯手 搭車享點數回饋
(5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