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 上報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內政部日前終於拍板定案「虛坪改革」兩大方向,一是停車位有獨立權狀,沒買車位者免負擔車道公設,二是防止免計容積被挪作他用,將一般電梯增列至該項目,也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為標準,上下限約6至30坪。內政部也說,改革預計明年初上路,可讓公設比有感降低約5%。

未來管委會使用空間,將增訂以總容積1%為標準,上下限約6至30坪。(內政部提供)
業界多認為,內政部大約從5年前就說要改革,草案老早就有了,卻歷經徐國勇、林右昌、劉世芳3位部長,討論許久之後,終於在最近定案,應是抓緊房市不振的時機「趁虛而入」,因建商若以此政策為由喊漲房價,以目前的景氣,根本沒人會買單。
2020年房市升溫,讓不少進場買屋的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時任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受到關注。
由於公設比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那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因為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於是內政部開始研究如何降低虛坪,認為停車位空間及免計容積的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愛灌水作怪之處,改革目標將從這兩處動刀檢討。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時任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曾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受到關注。(資料照片)
建管相關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等面積的總和,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不過都免計容積了,所以建商當然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還有的管委會被建商當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讓公設比變高,所以應要適度限縮管委會空間。
官員也說,地下室兼具防空避難與停車空間,現行多數建商的作法是,扣除掉所有停車位之後,剩下的車道公設面積,就由全體住戶分擔;但依「使用者付費」原則,有買車位的人,當然要多負擔一些車道面積公設。
不過在改革期間,房市不斷飆漲,官方深知若貿然推出,恐又讓建商找到漲價的藉口,直到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才開始降溫。「買房還是看總價,公設比若下降,單坪售價就會漲。」2、3年前討論改革時,當時一名建商即指出,即使為了與周邊新建案競爭不漲單價,也可能會把總價灌在車位裡,拉高車位價格,「車位多個30、50萬元,這是虛坪改革上路後,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現在房市買氣差,建商喊漲恐沒人會買單。」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雖改革不至於會鬆動房價,但至少目前沒有大漲的空間。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有的大樓管委會被建商當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讓公設比變高,應要適度限縮管委會空間。(內政部提供)
公設比下降5%後免計容積可更扎實 住戶生活品質提升
例如,之前內政部推動「雨遮不登記、不計價」時,剛好是2014至2018年房市下修階段,建商少了「雨遮灌虛坪」的利潤,卻也沒太大的抗議聲音,因為建商當下只求房子賣得掉就好,有些還不惜降價求售;以目前的景氣來看,若真有業者透過大漲房價來表達對政策不滿,民眾也不會輕易買單。
但何世昌強調,雖然公設比降下5%,但買房多還是看「總價」,這像一道數學題,雖然「帳面上」公設比變少,但建商的建造成本與利潤空間還是存在,要關注是否反映在每坪單價上。
而改革的意義是減少建商灌水作怪,像是將一般電梯增列為免計容積項目,可把免計容積做得更紮實,並有效節制管委會空間被挪作他用,電梯空間有望變大或電梯數變多,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會比較好。
他分析,以後建商的策略可能會是,新建案中「每戶都配停車位」;或建商對車道的公平問題做出區隔,例如有買車位者,因要負擔車道公設,所以每坪單價就低一點,反之,沒買車位者,單價就高一點。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專家分析,新政上路後,新建案中可能每戶都配停車位;或建商對車道的公平問題做出區隔。(取自freepik)
內政部國土署官員說,此次改革是側重公設合理性,評估對房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未來購屋市場會走向「總價考量」。
而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雙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過往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平均都在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也有所顧忌、不敢造次,還是以35%以內最好賣。(責任編輯:卓琦)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內政部拍板定案「虛坪改革」,可讓社區公設機能更加實用。(內政部提供)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防止免計容積被挪作他用,將一般電梯增列至該項目,也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為標準。(內政部提供)
![【虛坪改革】看準房市買氣差「趁虛而入」 公設比估降5%但總價不變]()
「虛坪改革」研議推動情形,重點之一是要將停車位及車道使用空間,調整為專有部分,可核發權狀、明確歸屬,貼近實際需求。(內政部提供)

未來管委會使用空間,將增訂以總容積1%為標準,上下限約6至30坪。(內政部提供)
抓準房市不振趁虛而入 避免建商趁機漲房價
業界多認為,內政部大約從5年前就說要改革,草案老早就有了,卻歷經徐國勇、林右昌、劉世芳3位部長,討論許久之後,終於在最近定案,應是抓緊房市不振的時機「趁虛而入」,因建商若以此政策為由喊漲房價,以目前的景氣,根本沒人會買單。
2020年房市升溫,讓不少進場買屋的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時任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受到關注。
由於公設比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那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因為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於是內政部開始研究如何降低虛坪,認為停車位空間及免計容積的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愛灌水作怪之處,改革目標將從這兩處動刀檢討。

時任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曾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受到關注。(資料照片)
管委會「免計容積」卻被建商濫用 中央出招避公設比灌水
建管相關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等面積的總和,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不過都免計容積了,所以建商當然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還有的管委會被建商當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讓公設比變高,所以應要適度限縮管委會空間。
官員也說,地下室兼具防空避難與停車空間,現行多數建商的作法是,扣除掉所有停車位之後,剩下的車道公設面積,就由全體住戶分擔;但依「使用者付費」原則,有買車位的人,當然要多負擔一些車道面積公設。
不過在改革期間,房市不斷飆漲,官方深知若貿然推出,恐又讓建商找到漲價的藉口,直到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才開始降溫。「買房還是看總價,公設比若下降,單坪售價就會漲。」2、3年前討論改革時,當時一名建商即指出,即使為了與周邊新建案競爭不漲單價,也可能會把總價灌在車位裡,拉高車位價格,「車位多個30、50萬元,這是虛坪改革上路後,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現在房市買氣差,建商喊漲恐沒人會買單。」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雖改革不至於會鬆動房價,但至少目前沒有大漲的空間。

有的大樓管委會被建商當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讓公設比變高,應要適度限縮管委會空間。(內政部提供)
公設比下降5%後免計容積可更扎實 住戶生活品質提升
例如,之前內政部推動「雨遮不登記、不計價」時,剛好是2014至2018年房市下修階段,建商少了「雨遮灌虛坪」的利潤,卻也沒太大的抗議聲音,因為建商當下只求房子賣得掉就好,有些還不惜降價求售;以目前的景氣來看,若真有業者透過大漲房價來表達對政策不滿,民眾也不會輕易買單。
但何世昌強調,雖然公設比降下5%,但買房多還是看「總價」,這像一道數學題,雖然「帳面上」公設比變少,但建商的建造成本與利潤空間還是存在,要關注是否反映在每坪單價上。
而改革的意義是減少建商灌水作怪,像是將一般電梯增列為免計容積項目,可把免計容積做得更紮實,並有效節制管委會空間被挪作他用,電梯空間有望變大或電梯數變多,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會比較好。
他分析,以後建商的策略可能會是,新建案中「每戶都配停車位」;或建商對車道的公平問題做出區隔,例如有買車位者,因要負擔車道公設,所以每坪單價就低一點,反之,沒買車位者,單價就高一點。

專家分析,新政上路後,新建案中可能每戶都配停車位;或建商對車道的公平問題做出區隔。(取自freepik)
統計公設比35%以內最好賣 未來購屋市場走向總價考量
內政部國土署官員說,此次改革是側重公設合理性,評估對房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未來購屋市場會走向「總價考量」。
而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雙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過往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平均都在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也有所顧忌、不敢造次,還是以35%以內最好賣。(責任編輯:卓琦)

內政部拍板定案「虛坪改革」,可讓社區公設機能更加實用。(內政部提供)

防止免計容積被挪作他用,將一般電梯增列至該項目,也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為標準。(內政部提供)

「虛坪改革」研議推動情形,重點之一是要將停車位及車道使用空間,調整為專有部分,可核發權狀、明確歸屬,貼近實際需求。(內政部提供)
延伸閱讀:(【虛坪改革】車位坪數暗藏玄機 小心「被扒兩層皮」價格遭偷灌)
最新財經新聞
-
嘉市全齡數位學習開啟「AI城市」新篇章 築夢者街舞團隊精彩演出
(8 小時前) -
萬聖節親子手作熱潮來襲!糖霜餅乾DIY體驗掀起甜蜜風潮 一起畫出專屬你的萬聖節驚喜
(8 小時前) -
聯茂9月營收27.6億元 創同期次高
(9 小時前) -
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前段班 清一色公股銀
(9 小時前) -
國銀6大核心戰略放款8月增286億 今年增量資訊類居冠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