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8° )
氣象
2023-09-29 | GNN新聞

【巴哈ACG23】動畫組銅賞暨文策院特別獎《流向北冥》導演專訪 以海為題描繪新生之旅

由巴哈姆特舉辦的「巴哈姆特 2023 ACG 創作大賽」已於日前揭曉所有組別的得獎者名單。為鼓勵得獎者以及參賽者,本次 GNN 也特別專訪到在本屆賽事中於各組別獲得前三名的得獎者,讓他們分享本次的作品創作歷程以及心情。本篇就為大家專訪到「動畫組」銅賞暨文策院特別獎的《流向北冥》創作團隊「雅文ㄟ生猛活海鮮」導演秦彤。


作品簡介

來自海底的聲音,喚醒了被人遺忘的主角。循著神祕海流的引導,主角開啟了如夢似幻的旅程。所有海流中的生物都有一個如黑洞般的印記,而他們將被帶往一個地方—北冥之海的最深處,在那裡他們會看見海流的真面目與神祕印記的真相。

這裡有圖片燈箱


故事大綱

秦彤在受訪時表示,大約 2021 年六月底的時候,故事最初版本主角還只是一個混黑能量體的型態,十分抽象。墜入海底重生殿,在重生殿與周遭海域中找尋、拼湊、重生的故事。情節與角色之間的關係還很模糊,一度卡了很久不知道該如何構思下去。之後七月中開始試著將主角帶入具體的形象,比如三十歲上班族女子,對人生迷茫,忘記自己所愛等等,結果導致第二版的主旨跟前一版完全不同,LUA 的設定也從神秘肅穆變成親民俏皮的小孩子。



  • 主角轉面圖




  • 主角表情設定



  • 主角頭部轉面




  • 分鏡


但這一版的故事還是有很多漏洞,因此也陷入瓶頸好一陣子。期間研究了許多神話故事的文獻和海洋生態的紀錄片,在八月底的時候查到了鯨落的現象和各文化中創世與樹的聯繫,就覺得這個似乎可行,或許可以將這兩者的意象結合。而主角則是綜合前兩版的特點,人的外型與混黑色能量體。在故事的結尾,人和魚都會化成混黑能量體,一起進入到鯨落之樹裡重生。於是九月時終於形成了大致的故事:一位船難罹難者和海中生物一起乘著大海流回歸自然的故事。


美術設計

談到美術設計時,導演表示七月陷入瓶頸時,畫了這張概念圖,命名為「鯨魚的心臟」,當時並沒有多想,就是放空畫、想到甚麼就畫什麼,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畫面完成會長什麼樣子,完成時還挺意外的,聯想到 LUA 與鯨魚之間的關係或許是密不可分的,猶如軀幹與心臟,這個設定可以被沿用。在最終的故事版本裡,LUA 與鯨落之樹是一起現身的。



  • 鯨魚的心臟。LUA 與鯨魚的關係的發想圖。


LUA 則是以海流,尤其是湧升流的概念去做構想的。湧升流是上下流動的海洋現象,因風力或地形等等因素使溫度較低、密度較大、通常富含營養的海水流向海表面,取代溫度較高、通常缺乏營養的表層海水。這個現象與故事之中,將亡者們帶向深海有類似的聯繫。一開始 LUA 的造型是比較偏向人形的,有四肢與身軀,像海流般捲曲的髮型(如下圖所示)。但後來覺得 LUA 應該要再抽象一點、去人化一點,才會更有神秘感。於是保留了人的雙眼,身體換成了像鯨魚身形一樣的海流,和無數隻如同觸手的手。



  • 初始的樣貌:人形、帶著鯨魚面具、類似女神的造型




  • 沒有明顯的身軀,整個身體都是半透明的海流,形狀似鯨魚,

    仍舊保留人的面孔,有伸縮自如的無數雙觸手,生物碰到觸手後會化為子。


至於「子」,是所有生命最初始的狀態。故事的結尾,主角和海洋生物們都將成為這樣的形態後重生。子的造型是以浮游生物、鳥和魚的樣貌去做設計的(如圖所示)。之所以選擇這三者是因為浮游生物是非常原始且單純的生命型態,而鳥則呼應逍遙遊中的鵬鳥,魚則是象徵來自海中的生命。

而名字之所以叫做「子」,是因為他們游進樹洞之後,樹上會長出新的綠葉,就如同種子發芽一般。另外,造型也很像「子」的甲骨文。



  • 子的設計。融合浮游生物、鳥、魚和甲骨文的概念





  • 子的文字演變。


色彩的部分,考慮到主角的旅行路線是由上往下、越潛越深,所以特別去找了一些海洋紀錄片去觀察不同海域的環境色變化。潛海區的顏色會偏綠,且色彩的亮度也較高,隨著深度加深,則會越來越接近深藍,直到一片漆黑。同時也反應出主角的心境從留戀世間到超脫自我。

故事中顏色的象徵,綠色代表生命、塵世、活著的。出現在最一開始的淺海層、標題字和最後鯨落之樹上的新芽。藍色代表生與死之間、生死一體。出現在中間旅行的片段、鯨落之樹與 LUA 的顏色。黑色代表渾沌、虛無、無生命的。出現在超深海空間、子本身的顏色。雖然子本身是黑色的,但周圍會發出藍色的光,代表著子不是完全的虛無。光與亮度的象徵,亮度越高,離世間越近;亮度越低,離世間越遠。



  • 色彩腳本




創作過程與發想

秦彤表示,《流向北冥》其實是她第一次以獨立製作的方式完成的,當時除了因為畢業需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因為她想做一個可以完全由自己主導的作品。

《流向北冥》是一部 2D 角色動畫短片,講述一個搭船遇難的亡者,經歷一趟生命旅程之後重生的故事。從創作者與土地的連結與感悟作出發,海有漲潮有退潮,有生長就有衰亡,海的生生不息令人敬畏且充滿幻想。在決定以海的恐懼與包容為主題時,想要透過海在文化中的象徵意義與海的自然特性,去寄託人對生命的焦慮與讚嘆 ,傳達一個生命從死亡到新生的旅程。



  • 沈船概念圖



靈感來源與瓶頸

談到創作靈感時,秦彤指出每當生活上或創作上有困難和瓶頸時,她通常習慣讓自己靜下來冥想,聽聽大自然的聲音與觸感。這對她的心理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有一次去基隆八斗子海邊的時候更為明顯。由於她很喜歡海,所以想做一部跟海有關,而且令人感到舒適、並能夠體會到海的神性的故事,希望觀看者也會喜歡上海洋。






  • 概念圖


「有兩個著作影響了我的作品風格,分別為漆原友紀的《蟲師》和《莊子內篇:逍遙遊》。從大一到現在一直都想創作出具有東方詩意的作品,不太過刻意強調文化本身的形象,而是透過敘事就將文化內涵體現出來,畢竟深植內心的概念是不用特別去訴說的。所以畢製的核心概念「逍遙遊」並沒有在故事中強調出來,或者用很傳統的形象去表現,而是將其循環與演變的概念運用進故事的結構裡,而鯤跟鵬的形象則是悄悄地融合在角色設計的概念之中。」她說道。

而她也強調一直都滿喜歡奇幻怪誕又美麗的東西,像 Amy Genser 和植田明志的作品,都是很優秀的藝術家,美術上受其影響頗深。動畫的話則是《蟲師》(再次強調,因為真的很喜歡這部),尤其是續章的第十集—冬之底,氛圍堆疊的很有詩意。

在評審過程中,動漫畫工作者王登鈺(fish)老師則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優美瑰麗的畫面美術,引人進入海中奇境,內容哀傷而耽美,動畫技術及音樂都有很好的表現。」也由於動畫中的音樂頗讓人印象深刻,因此談到這方面時,導演則表示:「音樂的部分是由優秀的配樂師梁言任負責的,當時我對音樂的一些專有名詞跟製作方式其實不太了解,但他跟音效師蘇唐都很細心的跟我解釋,和討論每一段落的聲音與音樂該如何呈現。另外,我們雙方都希望音樂必須是由真人演奏的,而不是用合成器,所以合作起來十分愉快。至於討論最多的部分是主角在海底準備消失時的音樂與音效,因為它是相對奇幻的場景,當時配樂給了一個情感較為濃厚的音樂,但我自己覺得並不適合,希望保留一種消失前的留白情緒。所以經過討論,改成以海浪音效為主、音樂之後再進來,也就是現在的版本。整體來說,音樂的創作過程滿順利的。」



  • 主角動作設定


而在創作時,不免俗地會遇上一些瓶頸或是挑戰。秦彤坦言最大的挑戰便是合成,中間有幾個 Cut 用了 Blender 製作 3D 背景,然後結合 2D 手繪動畫,因為之前沒試過這樣的方式,為了讓畫面看起來和諧,花了不少時間與功夫,到處詢問擅長這方面技術的師長與在同學。至於創作發想大約恰巧是在台灣疫情剛爆發的那段時間,大概是 2021 年 7 月的時候,然後總共耗時一年時間完成。

「至於最難忘的果然還是跟同學一起在系館 406 工作室奮鬥的時光吧!邊追夜市人生跟神奇寶貝第一季邊播 Ram Ranch 邊畫圖,每天都像在開趴,非常開心,我也很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被我們吵到的學弟妹跟教授們對不起)」她表示。



  • 《流向北冥》導演秦彤



關於巴哈姆特 2023 ACG 創作大賽

秦彤表示,第一次知道巴哈姆特創作大賽是因為系上有分享的比賽資訊,那時候是大二,從大二開始就一直都有在投此比賽,所以大四這年也投了。由於有許多優秀作品參賽,她透露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丟失的東西會想到我們嗎》這部作品。細膩的美術、流暢的作畫,加上題材也十分生活化,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此外,比賽流程都很清楚明瞭,主辦方也很耐心回覆所信件,但很可惜 9/2 當天剛好有事情,所以沒辦法參與頒獎典禮!還是非常謝謝辛苦的主辦單位。


未來規劃

在談到今後的發展目標時,她表示還是會以製作原創動畫為目標,除了白天正職是做原創動畫外,其他時間也會進行創作,目前有和幾個大學同學一起執行新的短片的規劃。至於是否有可能製作長片,她也坦言目前還是以短片為主,因為想再實驗看看不同的風格與創作方法,而短片是個經濟實惠且風險相對低的模式。


得獎感言

對於獲獎一事,秦彤則表示很高興巴哈姆特創作大賽評審們給予的肯定,能夠同時獲得銅獎和文策院特別獎滿驚喜的!「首先,我要感謝參與製作的所有人員,沒有他們,我的作品絕對不會得到這個成就。謝謝配樂梁言任、音效蘇唐和混音呂進榮,你們的音樂和音效為作品增添了很多色彩和情感,讓觀眾更能夠沉浸在故事中。我也要感謝幫忙清稿的學弟妹們,你們的耐心和細心讓作品能夠順利完成。最後,我要感謝家人、指導老師們、班上的所有同學、朋友,尤其是阿林、kk 和畢制互助會的成員們,在整個製作期,一起在系上的工作室裡奮鬥,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讓我突破創作上的困難與挑戰。謝謝你們!!」

「最後,希望你們喜歡我的作品《流向北冥》,如果還沒看過的話也可以在巴哈姆特創作大賽的官網上點擊觀看,如果有任何感想也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謝謝!」

最新遊戲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