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2 | GNN新聞

台北「綠林寮」三十周年獨家專訪 以人情味經營的動漫精品老店

在 90 年代的台北動漫圈中,「一刻館」、「綠林寮」、「阿克漫畫便利屋」……這些店家,都是同好們經常會去報到的地方。那時喜愛動漫的我們,總會在這些店鋪之間穿梭,翻閱最新的漫畫雜誌、挑選精美的動漫周邊與海報,也在這些熟悉的角落裡,留下了一段段青澀卻珍貴的時光。

去年(2024)底,適逢「綠林寮」三十周年,應溫羅汀曬書節之邀,綠林寮特別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邀請資深顧客們齊聚一堂,當天雖然寒流來襲且下著雨,但還是來了不少讓老闆感到熟悉的面孔,一起回憶那些美好的歲月。對許多人來說,這不僅是一間販售動漫商品的店,更是一個陪伴成長、串起許多故事的地方。GNN 與電玩瘋也藉此機會踏入這個承載著回憶的空間,再次造訪久違的綠林寮。






由於多次的搬遷,目前的店舖已和過往我們熟悉的店面大不相同,推開綠林寮的玻璃門,迎面而來的仍舊是店內琳瑯滿目的動漫周邊與書籍,雖已沒有當年的熙攘人潮,但還是有種令人懷念的氣息。如今綠林寮的店址座落於台大體育館對面的溫州路巷弄裡,靜靜地隱身在都市喧囂之外。從門口望進去,可以看見老闆就坐在正對大門的櫃台內,低頭翻閱著什麼,像是在整理帳目,也像是在回憶著什麼。












回想過去造訪綠林寮的時光,編輯發現自己對老闆的印象並不特別深刻。那時候,店內總是有其他店員負責招呼顧客,而老闆則像是一位幕後的觀察者,默默地見證這間店鋪的流轉與變遷。但如今,當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空間,才真正感受到他的存在——他不只是這家店的經營者,更是這裡歷史與故事的一部分。







綠林寮的源起與搬遷



老闆王先生(以下稱為王老闆)分享道,其實最早的綠林寮並是在忠孝東路的松山工農旁、明德春天百貨對面。「算一算,竟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笑說:「其實最早會開這家店的因緣完全與我無關,而是因為我哥哥的小孩特別喜歡動漫周邊,經常去萬年大樓的購買動漫精品。而日本方面剛好有有親戚能幫忙處理進貨,於是綠林寮這間店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我們的想法確實很天真,覺得有貨源就能開店。但實際上,經營店鋪並沒有這麼簡單。」王老闆說一開始,是二姊負責店面,但因為經驗不足,經營起來十分困難。她以為當老闆就是新書來了就上架,但當新書不斷進貨,舊書該如何處理?如何管理庫存?沒多久就發現根本不夠位置,這些問題讓姊姊措手不及。於是最終,王老闆決定自己接手店鋪,逐步摸索,將店鋪推上了軌道。隨著時間推移,店鋪也經歷了數次搬遷和整頓。

在那之後,綠林寮搬到了仁愛國中附近,位於安和路巷內。雖然這裡空間較大,也比較適合展示商品,特別是海報,但卻因為地址的關係讓客人難以尋找:「當時那條街的門牌號碼很奇怪,從仁愛路 300 巷進來,結果店門前變成 266 巷,許多客人都找不到我們。」

儘管如此,這裡卻成為了綠林寮海報商品的巔峰時期。王老闆親手打造了一整面的海報展示架,能夠容納 600 張海報,每張都可以像翻書一樣瀏覽。他甚至為了海報的收藏者們訂製了海報收藏冊,提供客人整理與保存收藏。「當時日本 Newtype 雜誌廣告裡賣的海報冊單價七千多日圓,加上運費成本至少兩三千台幣。所以我乾脆自己做了一款,附加防水提袋,只賣 1,600 元,結果因為台灣沒有其他人賣這類型的產品,所以銷量很好,我每次製作 200 本,前後共訂製了三批,每次都迅速售罄。」


這裡有圖片燈箱



「不知道你們相不相信緣分,但在後來的兩次搬家,都讓我覺得有些事情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王老闆說,雖然當時仁愛路那邊的店面生意還算不錯,但因為實在太多客人都覺得難找,所以就開始動了搬遷的念頭,想看看有沒有更適合的地點。「而當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一切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他說,自己當年還是學生,日前因參加活動前往日本,指導教授請他代購日文書,他便前往教授家中送書。返程時他難得騎車閒逛,意外經過新生南路的巷子,看到一則出租告示,心血來潮停下來抄下資訊。回家後,他反常地主動撥打電話,接聽的是一位老先生,告知房屋已交由兒子處理,並請他稍後再聯絡。他當天再次致電預約,並在順利看房後立刻決定租下這個空間。房東透露,早已有另一位租客考慮承租,並承諾一週內回覆,若無更合適的租客便租給對方。結果,就在這段時間內,王老闆出現,並當場拍板租下店面。後來也才知道,原來這名房東跟他居然是小學隔壁班同學。








  • 分享店內的各種珍貴收藏



而在搬離仁愛路的店面後,王老闆說那裏就頂讓給當時的一位熟客——一位常來買日本電話卡的小姐。「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大約三、四十歲,心裡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動漫店。所以我當時就便宜的頂讓給她,想說幫她圓夢。」王老闆回憶道。

然而,現實並不像夢想那麼美好,大概一年後,她的店面就經營不下去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她完全沒有一些經營店鋪的基本概念。王老闆苦笑:「她連每個月要支付多少貨款給出版社都不清楚,理財、帳務這些事情根本沒概念,我後來也協助她處裡一些貨物的問題,減少她的損失。她還在店裡擺了一台電視,播放動畫給小學生、國中生看,結果商品經常被偷。我問她都沒有在注意嗎?她居然回說,我沒想到小朋友會偷東西啊……」但是,即便是這樣,王老闆說:「她也沒有任何懊惱或後悔的表情,反而依然開心地說自己圓夢了!」





  • 新生南路三段的二樓店面外觀(Google 地圖紀錄照片)



在新生南路的巷子的店面之後,王老闆又搬到了新生南路三段的二樓店面,那時候他的姊姊就在樓上三樓經營著一間日本料理店。在那之後,就搬到了目前位於溫州街的店面,也就是第五間的店面。「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以前的店內面積和現在的差距,當時我要搬家的時候真的是完全來不及整理,為了要將所有的東西都塞進來現在這間店面,真的是慌忙中丟了大堆的東西,想想雖然有點可惜,但當時也顧不了那麼多啦!」王老闆笑說:「經歷了這麼多次搬遷,真的讓我覺得,人生中有些事就是這麼奇妙,也許真的是緣分的安排。搬了店鋪後,我也經歷了 SARS 的疫情、到前幾年的 covid 19 疫情、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變動,但綠林寮還是一次次的挺了過來,而這些經歷也讓我體悟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這裡有圖片燈箱



回頭說到「綠林寮」的店名由何而來,王老闆說是自己大學時代的同學所取,來自當時的青春校園漫畫《夢回綠園》中,主角群所居住的宿舍名稱。當時聽到這個提議,他也覺得這個名字既富有青春氣息,又帶著一絲溫暖的歸屬感,於是便沿用至今。一轉眼,「綠林寮」這個名字已經陪伴大家走過了三十個年頭。

而關於店名,也有個有趣的插曲,王老闆說:「在仁愛國中的店面時,因為管理費的事,曾與管理員發生一些磨擦,但後來管理員自知理虧,事情也算是圓滿落幕。記得有一天他突然跑來到店裡問我說,綠林寮的綠林是什麼意思啊?才知道他一直誤以為店名是取自『綠林好漢』,一直覺得我們是惹不起的人啊!(笑)。」


精品為主 書籍為輔 最重要的是對「人」的關懷



雖然綠林寮最也賣漫畫,但它的主要營收來源其實是動漫精品。王老闆說,開店初期,日本動漫精品市場才剛起步,當時的周邊產品以墊板、資料夾、鉛筆等簡單文具為主:「我們從一開始就定位在動漫精品,因為我們自己有日本的進貨管道,進貨成本較低,價格也比其他店便宜很多。當時一張日本原版海報 500 日圓,我們賣 250 元,扣除運費等成本,真的賣得很便宜,所以對當時的動漫同好來說簡直是挖到寶,也因此綠林寮的名聲就這樣被宣傳開來。」








由於王老闆一家對進貨和經營店鋪的事情都不甚了解,最早期進貨時,所有角色的海報都會進,結果發現人氣角色的海報賣得特別快,冷門角色則賣不出去。「幸好當時動漫風潮正盛,加上我們的價格相對便宜,才能夠快速消化庫存。」

後來,隨著王老闆與顧客的關係愈發緊密,也有客人開始陸續指定訂購日本的動漫精品:「那時候我會親自飛往日本幫客人找通販商品,因為當時的日本的通販不對海外開放,而我們能夠幫忙代購,全盛時期我至少每個月要飛一趟日本,很充實、但也真的很累。」










當時,日本漫畫雜誌如「Nakayoshi」、「Ribon」等附送的應募品(讀者以郵票或回函方式索取的特典)極具收藏價值,然而不同於代購盛行的現今,必須在日本有地址才能參與的這項活動對於當時的一般人來說實在是難度太高,因此對於家裡有姊姊日本地址的綠林寮來說,就是一番新的事業。從此開始綠林寮也開始提供這類商品,在那之後有些應募開放海外寄送後,連日本郵票也成為店內熱賣品,讓許多客人自己購買郵票郵寄到日本參加活動。


這裡有圖片燈箱



「聊到這個,剛好前陣子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客人來到店裡,看到我們架上展示早年的應募特典,站在那裡發呆了十幾秒,然後默默流下眼淚。她告訴我,這些東西是她小時候很想買,但當時買不起的夢想。」王老闆說,像這樣的事情其實時不時就會發生,有些客人走進綠林寮,不只是為了買動漫相關的商品,而是為了找回一段屬於自己的回憶,為年少的自己圓一個夢。看見這些人因為綠林寮而再次與過去的自己相遇,讓他感到相當欣慰。


這裡有圖片燈箱



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商品的流通方式改變,因此店鋪的營模式也不得不調整。早期,台灣的動漫精品店並不多,市場需求旺盛。然而,隨著網路購物的普及,以及大型連鎖店(如Animate)進軍台灣,競爭日趨激烈。「以前我們算是有競爭優勢,因為大部分店家沒有進貨管道。但現在網購方便,消費者可以直接從日本代購,我們的市場也受到了影響。」王老闆說:「但我們也透過觀察、還有和客人的交流,來做經營上的調整,從書籍、海報、精品到代購,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重點,但核心始終是提供同好們最想要的東西。」














此外,綠林寮也參加過同人展售會,向創作者們邀稿製作合輯,甚至也遠赴日本參加過同人場。後來也自己出版了商業誌小說《花語工坊》系列、《魔法學園》系列、以及《森林物語》系列,邀請日京川撰稿、戰部露為作品繪圖,但後來因為疫情的影響,也就暫時沒有推出續作了。
















  • 綠林寮過去擺攤紀錄










  • 綠林寮推出的原創作品系列



另一方面,雖然開店需要賺錢,但對王老闆而言,金錢從來不是唯一的考量,過去他也有機會投入更高利潤的市場,例如購買版權來經營正版動漫相關產品,但他說自己從未真正考慮過,因為他的初衷從來不是在於賺取最大利益。「錢啊,夠用就好。就像水,人在沙漠中行走,水是必要的,但帶太多反而成為負擔。」王老闆笑說:「當然啦水還是很重要的,所以最終需要多少水、要帶多少水,就是智慧的抉擇了。」






本身是台北工專土木畢業的王老闆笑說,畢竟這些都不是專業,因此自己一切關於應營店鋪的方式都是邊做邊學,很幸運、也很感謝大家,讓自己能夠一路經營到現在。興趣相當廣泛的王老闆,其實在訪談當下播放著自己去錄音室錄製的民歌精選,平時也會和球友一起打打籃球。另外,由於年輕時就接觸到佛法,後來還學習了梵文,近幾年來,則是和他的老師一起從事梵文佛典的翻譯工作。














  • 王老闆也專注於梵文翻譯



王老闆笑說,自己也經常會透過和客人聊天,得知大家現在最喜歡的作品或者周邊,透過這種方式了解更多產業資訊。時至今日,其實他和顧客聊天的內容早已不侷限於動漫話題,而是衍生到生活、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

在這次的採訪中,我們也剛好在店內訪問到幾位常年支持綠林寮的顧客,其中有些是從以前到現在的資深顧客、也有些是近幾年才發掘到綠林寮的新客人。但一樣的是他們紛紛表示,不管住得遠近,時不時的就還是會想抽時間來店裡晃晃,目的已經不是真的想買什麼東西,而是來找王老闆聊聊天,不但能從王老闆那裏得到一些長者的智慧,在這裡也有一種能夠包容自己的安心感。





  • 綠林寮 30 周年座談會活動齊聚了許多讓王老闆感到溫馨的熟面孔一起分享回憶
















正如同他前面提到的緣分,對於很多事情王老闆都保持著一種隨和的態度,雖然喜愛和人聊天交流,但一切都不強求、也不執著。最近幾年來一邊顧店、一邊翻譯經文的他,這陣子也感受到因為年紀和健康的因素,希望能將有限的時間,更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因此開始萌生尋找適合的有緣人。而就在他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碰巧就有人來詢問頂讓店面的相關事宜。「我相信,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的。」他說。






三十年來,綠林寮一路與台灣動漫市場的發展同行,也陪伴著許多動漫同好度過那些青春時光。無論是王老闆的經歷、還是店內的顧客,每個客人都在這裡有著一段特別的回憶、或是在與老闆的對話中找到共鳴。正因如此,它不僅是一個販售書籍與動漫精品的場所,更有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氛圍——既是商店、也是情感與故事交流的空間。

你也有那間讓你回憶滿滿的小店嗎?不妨在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與這些動漫精品店的回憶吧!或許,下次 GNN 與電玩瘋就有機會造訪並記錄下大家的青春回憶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遊戲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