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5-07-22 | GNN新聞

《垂死之光:困獸》一手試玩報導 以第一人稱體驗高度沉浸感的末日跑酷與殘暴戰鬥快感

波蘭遊戲開發商 Techland 製作,預定 8 月 22 日推出的殭屍題材第一人稱動作遊戲《垂死之光(Dying Light)》系列最新作《垂死之光:困獸(Dying Light: The Beast)》(PC / PS5 / Xbox Series X|S),日前在上海舉辦媒體試玩活動,邀請巴哈姆特 GNN 等亞洲媒體參與,第一手搶先試玩遊戲序幕的主線任務。












遊戲概要



垂死之光:困獸》是《垂死之光》系列睽違 3 年的全新續作,故事背景設定在初代作的 13 年後,粉絲熟悉的初代作主角凱爾‧克蘭在 DLC《信徒》中成為一名有意識的感染者,卻被瘋狂科學家 “男爵” 囚禁,並在他身上進行慘無人道的實驗長達 13 年。如今凱爾終於脫困,但是他對這 13 年之間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一心想復仇的凱爾被困在河狸谷,此處是男爵的地盤,而且男爵還擁有一支軍隊。人單勢孤而且身體狀況不佳的凱爾無法隻身對抗男爵,他必須與河狸谷中掙扎求生的倖存者們結盟,取得藥物、裝備、物資與盟友,並從男爵培養的生化怪物「奇美拉」的血液中抽取能強化自身的生物催化劑「GSB」,藉以獲得強大的「野獸技能」。不過獲得強大力量的同時,凱爾也一步一步邁向人性消逝、獸性崛起的非人化不歸之路......







半人半獸,掙扎求生



化身為凱爾·克蘭,一名體內兼具生存者與野獸 DNA 的獨特英雄。在兩種玩法之間切換,體驗人與怪物間激烈的內心掙扎,最終擁抱無可抵擋的力量。


原始的殘暴



將《垂死之光》的戰鬥殘暴性提升到極限,超越人類極限,以原始兇性擊碎頭骨、扯斷敵人的頭顱,甚至將敵人撕成兩半,同時努力控制主角持續演化、充滿狂怒的獸性力量。


白晝為王,夜幕為懼



垂死之光》系列的經典特色——截然不同的日夜體驗融合成難以忘懷的整體。在白天探索與搜刮物資,緊盯著逐漸逼近的日落,當夜幕降臨時,恐怖席捲而來,只剩下逃跑、躲藏或戰鬥到底三個選項。


飛簷走壁,稱霸道路



感受業界首屈一指的第一人稱跑酷體驗,從屋頂躍至屋頂,攀爬任何障礙,享受人人皆可上手、但唯有大師才能盡情發揮的移動系統。然後駕駛越野車橫掃殭屍群,享受開放世界無與倫比的自由感。


絕美的末日殭屍世界



次世代精美視覺效果打造出一個手工雕琢的殭屍末日世界,每個細節都訴說著倖存的故事。沉醉在受瑞士阿爾卑斯山啟發的河狸谷,觀光小鎮、工業區、國家公園、農田與沼澤,各種景觀在美麗與腐敗中交織。


共享冒險



最多 4 名玩家可共同面對河狸谷的險境,每場戰鬥、每次探索以及劇情中的每一個轉折都能夠一同經歷。透過共享的遊戲進度並肩冒險,一同面對無盡的敵人、搜尋寶貴資源,並在危急時刻彼此扶持。







垂死之光:困獸》媒體試玩活動



本次的《垂死之光:困獸》媒體試玩活動選在中國上海徐匯區的中國音數協游戲博物館舉辦,此處是一個以電玩遊戲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由游研社承辦,裡面依照電玩遊戲發展的歷史分成四個展區,展示各個年代的個人電腦乃至遊戲主機等相關收藏,藏品非常豐富,後續 GNN 跟電玩瘋會另行製作相關報導。


這裡有圖片燈箱



活動在游戲博物館中專門用來舉辦各類活動的臨時展廳舉辦,Techland 原廠這次特別下重本,在現場重現遊戲舞台河狸谷的景觀,包括紅磚牆圍繞的休憩區,陰森詭異的牢籠等,還請出河狸谷的吉祥物河狸 Bober。系列總監泰蒙·斯梅卡拉(Tymon Smektała)也特別從波蘭遠道而來,親自介紹遊戲並接受媒體訪問。





  • 垂死之光》系列總監泰蒙·斯梅卡拉(Tymon Smektała)




這裡有圖片燈箱



現場提供 PC 版的試玩,預設採用簡體中文搭配中文配音,但遊戲會同步支援繁體中文。而繁體中文預設搭配的是英語語音,算是台灣玩家熟悉的組合。遊戲中沒有看到獨立設定字幕跟語音語言的選項,推測應該是依循 Steam / 遊戲主機的語系設定。目前不太確定正式上市的版本是否會開放字幕跟語音的自由混搭。






現場有提供鍵盤滑鼠、DualSense 控制器跟 Xbox 控制器可以選擇,編輯選擇了 DualSense 控制器。遊戲本身也有完整支援 DualSense 控制器,包含操作按鈕的配置與標示,以及觸覺回饋震動功能都有支援。

這次開放試玩的範圍,是遊戲開頭約 3 個小時進度的主線任務內容,不過實際能推進多少因人而異。編輯本身其實沒有遊玩過這個系列,所以是以一個菜鳥的角度來體驗,中途的嘗試失敗的次數自然是少不了。


高度沉浸感的第一人稱動作玩法



垂死之光》系列在眾多殭屍題材遊戲中最與眾不同的,莫過於超高沉浸感的 “第一人稱動作” 玩法,既非以火力克服恐懼的第一人稱射擊,也不是旁觀者角度看戲的第三人稱動作,而是第一人稱結合以近戰肉搏為主的第一人稱動作。這次的最新作《垂死之光:困獸》自然也不例外,透過結合觀光小鎮、工業區、國家公園、田野與沼澤等多樣化景觀的「河狸谷」,讓玩家體驗更豐富多變的冒險探索與更緊張刺激的砍殺戰鬥。






第一人稱動作玩法替《垂死之光:困獸》帶來高度的沉浸感。相較於一眼看遍周遭環境的第三人稱來說,第一人稱的探索更有那種 “東張西望找線索” 的帶入感,特別是遊戲中有很多需要尋找出路的場合,就需要玩家眼尖一點,找出環境中有什麼異於尋常的蛛絲馬跡,例如牆壁的凹陷、高處的擦痕等,這些都是指引玩家可以嘗試攀爬之處。當玩家攀上高處,在屋頂上飛簷走壁時,還能體會懼高所營造的刺激。侷限在前方視野的第一人稱同時也強化了探索的恐懼感,特別是進入陰暗狹窄的區域時,那種看不清周遭、看不到死角的未知恐懼也相當嚇人,這也是為什麼像《惡靈古堡》那類老牌恐怖生存遊戲近幾年的新作都改採第一人稱的原因。






戰鬥部分同樣也是如此,面對迎面而來的怪物,能感受到更強烈的壓迫感與恐懼感。不論是小心翼翼摸到殭屍背後來個扭頭暗殺,或者是揮舞鈍器給迎面而來的殭屍當頭棒喝,然後看著粉碎的血肉噴濺而來,都彷彿是發生在自己的眼前,可說是血腥殘暴爽快到極點。而且當玩家手持武器攻擊時,還能根據瞄準部位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砍腳可以癱瘓敵人行動,砍手可以阻止敵人攻擊,砍頭則是能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






不過第一人稱對周遭環境的掌握相對較弱,一個沒注意可能就會被視線死角的敵人偷襲。而且距離的拿捏也需要熟悉,不然很容易衝過頭讓敵人跑到背後去,或者是揮空打不到敵人。除此之外,因為第一人稱 + 動作玩法的視角變動激烈程度是各類遊戲中數一數二的,只略遜於全自由移動玩法的 VR 視點,極度考驗有著易 3D 暈體質的玩家。像編輯本身就屬於此類,所以這次試玩中經常得暫停休息一下,不然實在很難撐到最後。


盡情享受稱霸屋頂的跑酷與橫掃路面的駕駛



此外,這次遊戲還大幅強化了第一人稱跑酷的要素,主角凱爾有著過人的矯健身手,可以輕鬆攀爬抓握住各種地形,躍過數公尺遠的間距。搭配河狸谷觀光小鎮櫛比鱗次的建築與之間縱橫交錯的纜線、旗桿、天線,讓凱爾能輕鬆在屋頂稱王,避開滿街遊蕩的殭屍。






後面還會開放玩家駕駛河狸谷林務局留下來的皮卡車,享受高速奔馳一路撞翻殭屍的快感。不過目前看來駕車並不是常態的移動手段,主要是在主線任務中需要玩家進行長距離移動時,會直接在附近擺一台皮卡車讓玩家開。駕駛過程中還會貼心顯示路線指引,讓玩家不用費心看地圖,直接一路輾壓過去就好。






系列總監泰蒙就表示,這次遊戲中之所以沒有提供快速移動功能,是因為他們覺得 “移動” 是這次遊戲中的一大樂趣所在,所以不希望加入快速移動這樣的功能,以免損及移動的樂趣,

有鑑於前作的攀爬精力計量條不受玩家喜愛,這次遊戲取消了攀爬的精力限制,可以無限制地攀爬。

另外,因為這次加入了沼澤之類的新地形,凱爾現在也可以游泳越過水域。


體驗在人類、感染者與野獸之間掙扎的復仇故事



一如前述,這次新作的故事又回到初代作主角凱爾‧克蘭身上,採用了 DLC《信徒》的非核爆結局路線,成為了一名徹頭徹尾的感染者,還不幸被瘋狂科學家 “男爵” 囚禁,在他身上進行長達 13 年的慘無人道實驗。這些經歷導致凱爾性格大變,從原本毒舌戲謔帶有幽默感,變成寡言易怒眼裡只有復仇。即便如此,他依然是粉絲熟悉的那個硬漢,並繼續由美國資深配音員羅傑‧克雷格‧史密斯(Roger Craig Smith)擔任配音。






身為有意識感染者的他,在本作中將進一步獲得「野獸」的能力。透過從生化怪物「奇美拉」血液中抽取的生物催化劑「GSB」,凱爾能催化自身的 DNA 結構獲得強大的「野獸能力」。野獸能力平時會以計量條的形式持續累積,集滿後就會自動進入狂暴化的「野獸模式」,此時凱爾的攻擊與防禦能力會大幅提升,能赤手空拳撕裂殭屍、跟強大的頭目對幹,具備扭轉戰局的強大效果。玩家也可以按下 L3 + R3(PS 控制器的場合)來中斷野獸模式,停止消耗計量條。後續還可以解鎖隨意發動 / 停止野獸模式的能力,運用上更彈性。






每打倒一隻奇美拉(頭目),就能獲得 1 點「野獸點數」,可以用來解鎖技能樹中的「野獸技能」。這些技能都是以消耗野獸模式計量條的方式施展,目前看到的有 10 種。越後面的技能耗費的點數越多,所以想要練滿技能,需要打的頭目絕對不只 10 隻。當然也不排除後面的頭目給的點數較多,但前三隻都是 1 點。













除此之外,凱爾還可以透過完成任務與擊殺敵人來獲得經驗值升級,獲得解鎖一般技能的技能點數,包括攻擊強化、移動強化跟輔助強化三大方向。像攻擊強化的第一種技能是「落下飛踢」,能在跳躍時施展強力的雙腳飛踢,傷害力跟遏止力都不錯,可以把一般身材的殭屍踹飛到遠方。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消耗武器耐久度或彈藥,只消耗會自動恢復的精力,在資源匱乏的末日環境中顯得相當 “永續”。不過這招耗費的精力有點多,傷害輸出速度也低,比較適合在一般探索時拿來作為經濟的清小怪手段,對大型怪物就沒啥效果。

因為這次試玩的只是遊戲的序幕部分,暫時還沒能深入體驗多少技能,不過可以想像大部分技能解鎖之後主角的 “性能” 會有全方位的大幅提升,屆時應該就可以飛天竄地大殺四方,玩起來的感覺會更加爽快。








這次故事中最為關鍵的存在當屬奧莉維亞,她不但是凱爾遇到的第一個夥伴,一切關於時局的資訊都是她告訴凱爾的。而且她還是男爵的實驗室出身,包含 GSB 的由來、效果、取得與使用方法都是她告知的,也是她建議(慫恿?)主角注射 GSB 強化自身藉以突破河狸谷困局。簡單說就是一個推動一無所知之主角前進的劇情解說員。以這年頭流行的劇情反轉來說,難免會讓人聯想她是否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或者是幕後黑手的白手套之類的。不過試玩進度中並沒有這類蛛絲馬跡,而且當下凱爾的確也沒有什麼別的路可以選擇。






除了奧莉維亞之外,河狸谷中還有很多抱團求生的倖存者團體,努力對抗感染者與男爵的手下。凱爾必須協助這些倖存者解決各種困境,來獲得他們的支持與協助,才有辦法推進故事,達成復仇與脫困的目標。例如試玩進度中第一個遇見的市政廳警長團體。所以雖然滿腦子復仇念頭的凱爾受到 GSB 賦予的野獸能力影響,不斷朝向 “非人” 的方向發展,但依舊脫離不了與人們的牽絆。







多樣化的景觀、時段與天候



這次的新作完全針對新世代平台打造,相較於前幾款作品來說,畫質與建模都大幅提升,打造出一個風光明媚卻又充滿危機的河狸谷舞台。景觀部分也比以城市為主題的前幾款作品豐富,即便是城鎮,也是風格大不相同的觀光小鎮。還有綠意盎然的國家公園,水道縱橫的沼澤等大自然場景,以及狹窄陰森的鐵路隧道。






系列一貫的白天 / 黑夜轉換自然也沒有缺席,或許是因為還在初期的關係,整場體驗中只有一段配合劇情的任務有出現強制的夜晚場景,除此之外幾乎都維持在白天。玩家可以在安全區的床休息,一方面恢復體力,一方面可以更改當下的時段。因為試玩時間有限,所以編輯就沒有刻意挑戰較為艱難的夜晚時段了。






進入夜晚,不但視線變差,有更多感染者從藏身處出來,還會出現強大的「易變者」,這是一種移動迅速警覺性高的感染者,一旦他發現你,就會開始追逐你並呼叫其他感染者一起過來圍剿你。人單勢孤的凱爾無法隻身對抗這樣的威脅,只能盡快進入藏身點,或者是尋找有紫外線燈照射的區域庇護。不過夜晚也會出現帶有值錢物品的「脫韁者」這類機遇。






夜間探索時,記得可以按方向鍵的下來開啟手電筒,並活用按下 R3 的「生存者感應」來確認威脅。

此外,遊戲中還會有天候的變化,最常見的就是下雨。目前已知下雨會提升電擊類攻擊的效果,因為有更多水會導電。像地上設置的電擊陷阱,在雨天積水後的傷害範圍就會比晴天大很多,但要小心別電到自己。


物資收集與物品製作 / 升級



作為一款末日題材遊戲,資源收集與管理是遊戲中相當關鍵的一環。凱爾在探索途中,可以透過擊殺殭屍等手段來搜刮各種有用的物資,像是廢五金、破布、電線、酒精等,並利用這些物資來製作道具或武器,像是用破布與酒精來製作可以治療傷害的繃帶,用廢五金、鐵罐跟酒精來製作手榴彈等。此外,遊戲中的近戰武器都有耐久度的限制,同樣需要物資來維修,耐久度耗盡武器就會壞掉無法使用,直到修復為止。因此玩家是很難開無雙一路過關斬將的,資源不允許。雖然可以赤手空拳揍殭屍,但傷害力頗低,打起來相當吃力。






遊戲中可以藉由取得設計圖,在安全屋的工作台耗費物資製作武器與物品。當取得同種武器或物品更高級的設計圖後,就能進一步升級,以相同的物資打造出效果更強的武器或物品。此外,武器還可以透過「改造」來附加額外的特性,像是裝上毒罐讓爆及攻擊附帶毒性,裝上電擊器讓攻擊能釋放出連鎖傷害的電擊等。


這裡有圖片燈箱




結語



雖然編輯之前沒有玩過《垂死之光》系列,而且是在先天不利(易 3D 暈)的狀況下上陣,不過在逐步熟悉遊戲玩法之後,確實感受到這款遊戲獨特的魅力。透過高度沉浸感的第一人稱視點,巧妙地將末日、探索、求生、跑酷、戰鬥等要素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雖然題材爛大街、但體驗獨特且有趣的遊戲作品。

系列總監泰蒙在 GNN 的訪問中曾表示,製作團隊在這次的《垂死之光:困獸》中,基本上就是把系列受歡迎的部分做到最好,同時加入一些新的嘗試,像是「野獸模式」藉以探索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所以雖然就系統面或功能面上沒有特別針對新手玩家設計,不過他相信不論是系列的老粉絲或是初次嘗試的新玩家,都能感受到這款遊戲的用心與樂趣。


遊戲資訊




  • 遊戲名稱:垂死之光:困獸


  • 遊戲原名:Dying Light: The Beast


  •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動作


  • 對應平台:PlayStation 5 / Xbox Series X|S / PC(Steam)


  • 發售日期:2025 年 8 月 22 日


  • 建議售價:一般版 新台幣 1699 元,數位豪華版 新台幣 1980 元


  • 支援語言:繁體中文等 17 種語言


  • 遊玩人數:1 人(連線合作 2~4 人)


  • 遊戲分級:限制級


  • 開發廠商:Techland


  • 發行廠商:Techland


  • 官方網站:https://pilgrimoutpost.techlandgg.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遊戲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