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 GNN新聞
【巴哈ACG25】漫畫組銅賞《養鯊守則》作者皮鹿專訪:人能因為愛而勇敢 將持續創作後續故事
由巴哈姆特舉辦的「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已於日前揭曉所有組別的得獎者名單並舉辦頒獎茶會。為鼓勵得獎者及參賽者,本次 GNN 也特別專訪到在本屆賽事中各組別前三名的得獎者,分享本次的作品創作歷程及心情。本篇就為大家專訪到「漫畫組」銅賞《養鯊守則》作者皮鹿。
《養鯊守則》描述一位超怕水的海生館員工,被迫去照顧大白鯊屬性的人魚,進而展開了故事。
作品連結:https://prj.gamer.com.tw/acgaward/2025/manga/20/
評審們也認為本作品的完成度極高,展現出全方位的優秀實力。無論在劇情鋪陳、角色刻劃、分鏡構圖或敘事節奏上,都展現出成熟且穩定的水準,堪稱「六邊形全能型」的代表。角色性格鮮明,互動自然流暢,閱讀起來輕鬆愉快又富感染力,並能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深度。畫技更被認為具有高度萬用性,完全符合市場需求,甚至能直接投入商業合作,具備即戰力。然而也有評審指出,若能在情感張力、內在情緒的推演,以及作品獨特魅力的探索上再進一步,將能突破技術上的完美,創造更具辨識度與爆發力的作品。
Q:首先要先請皮鹿跟讀者們自我介紹一下!
A:大家好,我是皮鹿!是有橋漫畫工作室的吉祥物,有時會化身漫畫助手組長、漫畫專案主筆,同時也在東默農編劇教室擔任小小助理。ʕ•ᴥ•ʔ
Q:自己是從何時開始畫漫畫的呢?有什麼契機嗎?
A:國中時期看到家政老師展示自己手繪的《HUNTER×HUNTER》角色奇犽,當時滿腦子覺得真是太厲害了!開始萌生也想要自己畫出喜歡角色的想法。在那之後,每個禮拜的家政課下課都會衝去找老師,詢問自己畫的圖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老師總不厭其煩教導我,也給予很多鼓勵,很感謝也很喜歡那段時光。
而我的國中班導師也會依據每一位學生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在開始接觸畫畫後,對於漫畫家使用的 G 筆很有興趣,但實體 G 筆在一般文具店找不太到,我跟老師許願內心的憧憬後,老師藉由約定的方式讓我獲得人生第一支 G 筆,真的非常開心……雖然現在都用數位作畫,但國中時代老師給予的溫暖與實體作畫的開心,是很重要的基底,也帶著我一路前進。
Q:在作品介紹中,您提到《養鯊守則》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想要畫人與人魚之間的連結,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A:編輯們還有親愛的讀者們,您們知道的,產生連結這回事是生物的本能慾望,您可以理解成生命在追尋自身的延續聯繫,不只是肉體上的需求,也是帶有靈性的動物對「愛」的渴望──(瞳孔震動)啊我就是想畫瑟瑟呀──!!!(吶喊)
只是腦袋在思考兩個主角怎麼瑟瑟的途中,浮現越來越多覺得可以挖更深的事情,比方說發生關係的契機是什麼?依照兩位角色的性格,在發生這樣的連結中可能會有什麼反應?……等等,在無數個午夜夢迴間,逐漸地、這一對 CP 好像非常能夠更深入完整去架設角色還有世界觀,嗯,應該超有趣的吧!然後,就演變成很需要解出答案(瑟瑟)前的過程了。
Q:平時的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何處?有沒有什麼故事或經歷引發創作靈感?
A:我很喜歡看故事,也很喜歡自己做故事,(會說做是因為之前嘗試過各種說故事的形式),在還沒邁向職業漫畫創作之前,我常常跟朋友一起參加同人場,一邊感受著大家對於作品的喜愛與熱衷,一邊透過同人場間接督促自己產東西出來。對我個人來說,創作是很誠實的,它會很赤裸反映出創作者的內心、價值觀甚至是一些性格與個人習慣,這些都來自於日常的積累。
Q:想請教筆名「皮鹿」的由來是什麼呢?
A:其實最一開始叫「嘿麵皮鹿」,就是台灣人最喜歡玩的諧音梗,後來在同人場出本子的時候想說稍微做些微的區分,所以偶爾會叫「嘿皮鹿」。然後在工作室當吉祥物之後,不知不覺就變成「皮鹿」,最後會不會就像某個女巫的演化過程一樣,只叫我「鹿」一個字……呢?
Q:有受到特定創作或是創作者的啟發與影響嗎?
A:最初的啟蒙是雷句誠老師的《魔法少年賈修》,或許因為自己屬於比較乖巧內斂性格,所以當時被主角所展現的叛逆與勇氣給震撼,非常憧憬。而在進入有橋漫畫工作室後,不只在創作上,對於生活與待人處世,都受到陳小雅老師還有夥伴席加很多啟發,對所謂的「職業漫畫家」開始有了具體的輪廓,如何成為善待他人,並且能帶領一個團隊,生出令人感動的作品……這些都從她們學到好多好多。
Q:這次的作品大概從何時開始發想,花了多久時間創作呢?
A:《養鯊守則》這篇故事大約在 2022 年左右開始構想,由於沒有給自己時間上的壓力,結果就一路輾轉到 2025 年。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沒有時間壓力」這幾字,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創作者這種生物,腦中對於作品都會有一個最完美的意象,如果沒有達到會很痛苦。(所以死線就是最好的煞車器哈哈哈)這兩三年來,我得到許多人的幫助,也才得以促使這部作品誕生。
我的 BOSS 陳小雅老師,不管是在故事、分鏡、後製上,一條龍地幫我 CARRY,除了技巧上,小雅老師也是我在應對作品與生活上的心靈導師,在與作品馬拉松的途中,偶爾會遇到卡關或迷茫的時候,小雅老師總會陪我一起想辦法,或是直接抓住我的手說:給我畫!(沒有抓住手,但有後面那段 XD)「就畫吧,人要往前走。」小雅老師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腦中。
在工作室和席加老師一起工作之餘,我們平時總是和我討論故事的各種可能性,很多靈感都是在和席加老師談笑間迸發出來的,我想正是因為這些日常,才有辦法讓故事和角色逐漸立體與豐富完整起來。
也非常感謝東默農老師,說故事的人最容易「當局者迷」,而默農老師總是可以一針見血點出我在構思故事時,沒有留意的地方。為了讓我更加理解可以改進的方向,默農老師就像哆啦 A 夢一樣,挖出很多厲害的說明跟具體例子,我也才得以在偉大的航道上正確航行(抹淚)。
朋友金魚 wifi 則是我的隱藏監督,每次一些角色或畫面想要畫得更有感覺,跟金魚說明需求後,金魚就化身為金手指,精準幫我導出想要的畫面。過程間常遇到高節奏的工作進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一天就是一格的推進。這時就需要催‧稿‧小‧精‧靈o( ̄▽ ̄)d我的小精靈旺來在我趕稿途中不離棄,真的是每天一打卡,到後面我在她面前土下座有點異常熟練((?)有小精靈每天督促是真的有用,推!我的腳步很慢,不過每天推進一點點,終於還是抵達了終點。
Q:創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有特別為了這次的創作做什麼樣的取材嗎?
A:挑戰實在太多了。(喘)除了本身的工作,像是:海生館的內部結構或工作組織,有在漫畫中透露的資訊是不是合理;怎麼把議題塞進故事但像是在說教或宣導……諸如此類的部分。我把台灣大概可以跑的海生館都去了一趟,發現導覽員的談吐都會有某種輕快的節奏,但要實際應用在漫畫裡面,果然還是有一點挑戰。
還有篇幅的取捨,因為從大綱進入分頁表後,第一次發現篇幅太~~長~~了(對我而言,從零情感並且是成年人狀態描述一對 CP 的感情難度好高啊),46 頁想講完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開始用力想盡辦法將相同功能性的事件整合在一起。之後往分鏡階段前進,結果發現重點橋段篇幅的分配很不足,所以只得繼續思考哪些地方還有可能做刪減,最後決定將故事收尾留一些白,結束在兩位主角相約再見的地方,帶點餘韻和想像空間給讀者。
在安排完成之後,為了要第一時間就讓讀者進入故事世界觀和比較震撼的開場,所以我選擇用開頭跨頁的方式呈現。
然後我非常胸有成竹地準備開畫,以防萬一再仔細確認巴哈姆特的規則,結果發現──
「作品呈現統一將以單頁呈現, 恕無法以跨頁的方式呈現作品。」
「無法以跨頁的方式……
「無法……
在無盡吶喊與躺平後,最終想盡辦法還是弄出來了。(被排在完稿流程的最後一頁,表明了非常不想面對)
Q:因為這次的主題是關於水中的動物們,您自己本身對於水族館、海洋動物們有什麼樣特別的回憶嗎?
A:在開始《養鯊》之前,其實我一家水族館都還沒實際去過。但因為要畫《養鯊》,所以陸續走訪台灣的各海生館,我很喜歡海生館所呈現出的寧靜氛圍。我住的地方離海也很近,記憶中關於海的氣味、聲音,總是帶給我平靜,這樣的感覺希望能夠帶到作品中。
鯊鯊本篇出現了很多海,而因為想要讓讀者感受到主角言生眼中的海洋世界,對他來說海洋是耀眼又美麗的,所以在對於海的刻畫比較不放過自己一點。
為了呈現水族館與海的感覺,我苦惱了很久,也遍尋很多漫畫作品,後來挖到久保美津郎老師的《特殊救難隊》,簡直驚為天人,怎麼這麼會畫海呢!(而且故事好好看,看得我停不下來,直接忘記畫畫)在刻劃海洋動物方面,我很喜歡椙下聖海老師的《瑪格梅爾深海水族館》,筆觸細膩得令人發抖。然後郷本老師的《夜與海》實在太會畫富有意境的海了,尤其在構圖上都巧妙得跟角色心境結合,非常佩服。
Q:在本次的創作途中有遇到什麼比較難忘的事情?
A:我是屬於讓角色在自己腦中演繹的腦補型,所以非常在意故事性。
當初完成《養鯊》的故事大綱,雖然在劇情節奏上過關,但發現除了主角以外的角色好像都太平面了,會回答不出角色碰到這個事件的反應,並且由於故事其實隱藏著比較嚴肅的議題,整個世界觀有點模糊不清,比如:主角待在海生館的用意或是父母被建立海生觀的緣由,如果沒有處理好反而會是個致命傷。
然後 2023 年的時候,很幸運入選台灣漫畫基地的編劇工作坊跟條漫班課程,因為需要繳交的是條漫成品,所以這段期間透過課程,把《養鯊》世界觀更完善之外,雖然是草稿狀態,但直接先把言生父母的漫畫生出來了,也順帶解決自己列出的待釐清問題。(被朋友吐槽前傳比本傳先誕生……XD)
那時候在條漫課程很榮幸可以上到 HOM 老師的課,而且還能獲得作業回饋,之後完成得到的建議中,HOM 老師有回饋到議題與娛樂性的調度可以再更適當拿捏。當時我便想起小雅老師分享的「漫畫的本質是『娛樂』」這句話,也是因為如此,我也起了要用《養鯊》這部作品,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展現商業漫畫本質的決意。感謝前傳故事打基底!
Q:是什麼樣的機緣決定來參加巴哈姆特的創作比賽呢?
A:過去兩三年來,我擔任了漫畫課程「商業漫畫製程培訓」的助教,我們都會鼓勵同學把作品完成後投稿巴哈姆特參加比賽喔!漫畫班很多學生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每一屆我都會感概跟提醒自己也要加油,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沒能在課程結束前完成作品,真的真的很可惜。有些同學甚至會因為沒有來得及完成,跑來跟老師還有我道歉。
當時我總不禁想:那我自己的呢?為什麼會沒有完成?因為這個想法,我想跟同學陪跑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激勵他們也鼓勵自己,透過「完成」這件事,可以帶給自己力量,也是給予那些作品擁有被看見的機會。歷經了各種意料之外,總算完成了,而且我投稿巴哈了!耶!
所以現在的我也想對正在創作卡關的你說:「請一定要讓我看這部漫畫的完成品喔!」祝福創作者們也能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Q:本次參賽獲獎有什麼感想呢?
A:在典禮途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螢幕上感到挺害羞也很感動。可以得到銅賞真的很謝謝評審老師的厚愛,也感謝好多好多幫助我的人,比較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人氣賞。在人氣賞的入圍出現自己的鯊鯊,我頓時「!?」,結果宣布鯊鯊獲得人氣賞的時候,真的是覺得不可思議跟受寵若驚。
會這麼想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是明顯偏向耽美類型,市場定位有特定族群。而這一屆在大眾向市場做得出彩的作品很多很多,所以就像李隆杰老師在評語說的,精美 Body 呈現的海鮮味直男讀者也可以嗑得津津有味……嗎?(吐槽一下沫初登場的內頁秀出螢幕的時候遠方有小小的驚呼聲 XD)但真的很謝謝大家願意將八票之一投給鯊鯊,人氣賞的獎盃也才能具現化來到鯊鯊身邊~
Q:其他參賽作品中是否有讓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呢?
A:在投票期間我將 69 部入圍的漫畫作品看完了,每部作品都有其亮點和出色之處,所以忍不住都寫下一點點小感想。最有趣的地方應該就是整體的光譜呈現多元面向,當時在想:哇!這麼多神仙??評審老師超難選擇的吧,要起肖了。後來這部分確實在總評論區有提到 XD
搞笑類型我很喜歡拿督.拉婓爾的《繪師達文西》跟盤尼西林的《愛情樹》這兩部作品,見到兩位作者本人之後,覺得不愧是畫出這樣作品(?)的的創作者,本人就散發特別有趣的氣質。趙曌的《Strings Attached》我覺得在角色刻劃很細膩,也架構出了很具體完整的世界觀,讓人感受到作者縝密的心思。然後長期吸耽美作品的我想告白一下,很喜歡紹太植輝的《在你沉沒之前》故事角色,真是太可愛了!
日常的題材很難做,我非常喜歡 MiaoMiao 緲緲的《你讓日子有了盼頭》,我們很常對其他人甚至是自己戴上濾鏡,而忽略了一些真實所在。學著放下成見並面對世界,是很美好的意象呈現。
Q:對這次創作大賽整體的活動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A:從投比賽到頒獎典禮,在在都感受到工作團隊的用心和體貼,實在是非常感恩。謝謝巴哈姆特每年都舉辦創作大賽,我一直很想找機會參加,今年終於投稿了,而且還成功逼大家在茶會上聽我的辛酸血淚(笑)。在頒獎典禮上可以和評審老師以及其他創作者盡情交流,是極其難得的事情,本來想在茶會時間再跟多一些作者告白,後來發現時間好像完全不夠~!
另外想跟巴哈姆特偷偷許願,這次條漫作品在網站上因為標頁數的關係,被強制裁切了,在閱讀上會稍微被中斷,覺得有點可惜,有機會想看一氣呵成的排版。而頒獎典禮上,獲得入圍的作者牌子上只有「觀禮證」的字樣,希望能一眼就認出對方的作品和名字~透過創作大賽獲取好多創作能量,巴哈我大哥!創作者們快點來比賽\^o^/
Q:對於今後的發展有什麼樣的計畫嗎?
A:如果是《養鯊》跟《養鯨》的部分,這系列的故事還會繼續,像是:言生的人魚習性考察、 沫的發情期怎麼處理、 爸爸發現自家兒子搞異種族戀……等等。接下來因為要邁向工作的下一階段,創作六邊形戰士要化身為北斗七星,正在實踐評審老師們提醒的完稿速度練起來這回事……所以後續產出時間會比較~隨機,我真ㄉ想畫人與人魚之間的連結。嚶。
Q:最後,還有什麼話想對讀者說的呢?
A:《養鯊守則》這篇故事完成前前後後大概花費了快 3 年,它原先只是一篇心血來潮,後來隨時間推移,現在儼然擁有了自己的小宇宙。我想通過鯊鯊說的故事很簡單:「人能因為愛而勇敢」。如果看完這篇故事的你,有感受到一些溫暖和力量,那我會很開心!
作品介紹
《養鯊守則》描述一位超怕水的海生館員工,被迫去照顧大白鯊屬性的人魚,進而展開了故事。
作品連結:https://prj.gamer.com.tw/acgaward/2025/manga/20/
評審們也認為本作品的完成度極高,展現出全方位的優秀實力。無論在劇情鋪陳、角色刻劃、分鏡構圖或敘事節奏上,都展現出成熟且穩定的水準,堪稱「六邊形全能型」的代表。角色性格鮮明,互動自然流暢,閱讀起來輕鬆愉快又富感染力,並能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深度。畫技更被認為具有高度萬用性,完全符合市場需求,甚至能直接投入商業合作,具備即戰力。然而也有評審指出,若能在情感張力、內在情緒的推演,以及作品獨特魅力的探索上再進一步,將能突破技術上的完美,創造更具辨識度與爆發力的作品。
Q:首先要先請皮鹿跟讀者們自我介紹一下!
A:大家好,我是皮鹿!是有橋漫畫工作室的吉祥物,有時會化身漫畫助手組長、漫畫專案主筆,同時也在東默農編劇教室擔任小小助理。ʕ•ᴥ•ʔ
皮鹿自畫像,喜歡喝珍奶的吉祥物。
Q:自己是從何時開始畫漫畫的呢?有什麼契機嗎?
A:國中時期看到家政老師展示自己手繪的《HUNTER×HUNTER》角色奇犽,當時滿腦子覺得真是太厲害了!開始萌生也想要自己畫出喜歡角色的想法。在那之後,每個禮拜的家政課下課都會衝去找老師,詢問自己畫的圖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老師總不厭其煩教導我,也給予很多鼓勵,很感謝也很喜歡那段時光。
而我的國中班導師也會依據每一位學生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在開始接觸畫畫後,對於漫畫家使用的 G 筆很有興趣,但實體 G 筆在一般文具店找不太到,我跟老師許願內心的憧憬後,老師藉由約定的方式讓我獲得人生第一支 G 筆,真的非常開心……雖然現在都用數位作畫,但國中時代老師給予的溫暖與實體作畫的開心,是很重要的基底,也帶著我一路前進。
Q:在作品介紹中,您提到《養鯊守則》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想要畫人與人魚之間的連結,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A:編輯們還有親愛的讀者們,您們知道的,產生連結這回事是生物的本能慾望,您可以理解成生命在追尋自身的延續聯繫,不只是肉體上的需求,也是帶有靈性的動物對「愛」的渴望──(瞳孔震動)啊我就是想畫瑟瑟呀──!!!(吶喊)
兩位主角的人物設定,會用一些備註提醒作畫時的特徵
只是腦袋在思考兩個主角怎麼瑟瑟的途中,浮現越來越多覺得可以挖更深的事情,比方說發生關係的契機是什麼?依照兩位角色的性格,在發生這樣的連結中可能會有什麼反應?……等等,在無數個午夜夢迴間,逐漸地、這一對 CP 好像非常能夠更深入完整去架設角色還有世界觀,嗯,應該超有趣的吧!然後,就演變成很需要解出答案(瑟瑟)前的過程了。
Q:平時的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何處?有沒有什麼故事或經歷引發創作靈感?
A:我很喜歡看故事,也很喜歡自己做故事,(會說做是因為之前嘗試過各種說故事的形式),在還沒邁向職業漫畫創作之前,我常常跟朋友一起參加同人場,一邊感受著大家對於作品的喜愛與熱衷,一邊透過同人場間接督促自己產東西出來。對我個人來說,創作是很誠實的,它會很赤裸反映出創作者的內心、價值觀甚至是一些性格與個人習慣,這些都來自於日常的積累。
Q:想請教筆名「皮鹿」的由來是什麼呢?
A:其實最一開始叫「嘿麵皮鹿」,就是台灣人最喜歡玩的諧音梗,後來在同人場出本子的時候想說稍微做些微的區分,所以偶爾會叫「嘿皮鹿」。然後在工作室當吉祥物之後,不知不覺就變成「皮鹿」,最後會不會就像某個女巫的演化過程一樣,只叫我「鹿」一個字……呢?
Q:有受到特定創作或是創作者的啟發與影響嗎?
A:最初的啟蒙是雷句誠老師的《魔法少年賈修》,或許因為自己屬於比較乖巧內斂性格,所以當時被主角所展現的叛逆與勇氣給震撼,非常憧憬。而在進入有橋漫畫工作室後,不只在創作上,對於生活與待人處世,都受到陳小雅老師還有夥伴席加很多啟發,對所謂的「職業漫畫家」開始有了具體的輪廓,如何成為善待他人,並且能帶領一個團隊,生出令人感動的作品……這些都從她們學到好多好多。
在工作室的位置,完成鯊鯊的過程中鯊鯊逐漸增殖
Q:這次的作品大概從何時開始發想,花了多久時間創作呢?
A:《養鯊守則》這篇故事大約在 2022 年左右開始構想,由於沒有給自己時間上的壓力,結果就一路輾轉到 2025 年。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沒有時間壓力」這幾字,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創作者這種生物,腦中對於作品都會有一個最完美的意象,如果沒有達到會很痛苦。(所以死線就是最好的煞車器哈哈哈)這兩三年來,我得到許多人的幫助,也才得以促使這部作品誕生。
我的 BOSS 陳小雅老師,不管是在故事、分鏡、後製上,一條龍地幫我 CARRY,除了技巧上,小雅老師也是我在應對作品與生活上的心靈導師,在與作品馬拉松的途中,偶爾會遇到卡關或迷茫的時候,小雅老師總會陪我一起想辦法,或是直接抓住我的手說:給我畫!(沒有抓住手,但有後面那段 XD)「就畫吧,人要往前走。」小雅老師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腦中。
在工作室和席加老師一起工作之餘,我們平時總是和我討論故事的各種可能性,很多靈感都是在和席加老師談笑間迸發出來的,我想正是因為這些日常,才有辦法讓故事和角色逐漸立體與豐富完整起來。
有橋漫畫工作室出勤中
也非常感謝東默農老師,說故事的人最容易「當局者迷」,而默農老師總是可以一針見血點出我在構思故事時,沒有留意的地方。為了讓我更加理解可以改進的方向,默農老師就像哆啦 A 夢一樣,挖出很多厲害的說明跟具體例子,我也才得以在偉大的航道上正確航行(抹淚)。
朋友金魚 wifi 則是我的隱藏監督,每次一些角色或畫面想要畫得更有感覺,跟金魚說明需求後,金魚就化身為金手指,精準幫我導出想要的畫面。過程間常遇到高節奏的工作進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一天就是一格的推進。這時就需要催‧稿‧小‧精‧靈o( ̄▽ ̄)d我的小精靈旺來在我趕稿途中不離棄,真的是每天一打卡,到後面我在她面前土下座有點異常熟練((?)有小精靈每天督促是真的有用,推!我的腳步很慢,不過每天推進一點點,終於還是抵達了終點。
每日畫一格放到 IG 上督促
Q:創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有特別為了這次的創作做什麼樣的取材嗎?
A:挑戰實在太多了。(喘)除了本身的工作,像是:海生館的內部結構或工作組織,有在漫畫中透露的資訊是不是合理;怎麼把議題塞進故事但像是在說教或宣導……諸如此類的部分。我把台灣大概可以跑的海生館都去了一趟,發現導覽員的談吐都會有某種輕快的節奏,但要實際應用在漫畫裡面,果然還是有一點挑戰。
還有篇幅的取捨,因為從大綱進入分頁表後,第一次發現篇幅太~~長~~了(對我而言,從零情感並且是成年人狀態描述一對 CP 的感情難度好高啊),46 頁想講完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開始用力想盡辦法將相同功能性的事件整合在一起。之後往分鏡階段前進,結果發現重點橋段篇幅的分配很不足,所以只得繼續思考哪些地方還有可能做刪減,最後決定將故事收尾留一些白,結束在兩位主角相約再見的地方,帶點餘韻和想像空間給讀者。
原定結局的最後兩頁
在安排完成之後,為了要第一時間就讓讀者進入故事世界觀和比較震撼的開場,所以我選擇用開頭跨頁的方式呈現。
第 2、3 頁草稿
然後我非常胸有成竹地準備開畫,以防萬一再仔細確認巴哈姆特的規則,結果發現──
「作品呈現統一將以單頁呈現, 恕無法以跨頁的方式呈現作品。」
「無法以跨頁的方式……
「無法……
在無盡吶喊與躺平後,最終想盡辦法還是弄出來了。(被排在完稿流程的最後一頁,表明了非常不想面對)
在巴哈姆特活動網頁上的第 2 頁
在巴哈姆特活動網頁上的第 3 頁
第 2、3 頁跨頁
Q:因為這次的主題是關於水中的動物們,您自己本身對於水族館、海洋動物們有什麼樣特別的回憶嗎?
A:在開始《養鯊》之前,其實我一家水族館都還沒實際去過。但因為要畫《養鯊》,所以陸續走訪台灣的各海生館,我很喜歡海生館所呈現出的寧靜氛圍。我住的地方離海也很近,記憶中關於海的氣味、聲音,總是帶給我平靜,這樣的感覺希望能夠帶到作品中。
鯊鯊本篇出現了很多海,而因為想要讓讀者感受到主角言生眼中的海洋世界,對他來說海洋是耀眼又美麗的,所以在對於海的刻畫比較不放過自己一點。
為了呈現水族館與海的感覺,我苦惱了很久,也遍尋很多漫畫作品,後來挖到久保美津郎老師的《特殊救難隊》,簡直驚為天人,怎麼這麼會畫海呢!(而且故事好好看,看得我停不下來,直接忘記畫畫)在刻劃海洋動物方面,我很喜歡椙下聖海老師的《瑪格梅爾深海水族館》,筆觸細膩得令人發抖。然後郷本老師的《夜與海》實在太會畫富有意境的海了,尤其在構圖上都巧妙得跟角色心境結合,非常佩服。
在作畫時參考的漫畫書籍
Q:在本次的創作途中有遇到什麼比較難忘的事情?
A:我是屬於讓角色在自己腦中演繹的腦補型,所以非常在意故事性。
當初完成《養鯊》的故事大綱,雖然在劇情節奏上過關,但發現除了主角以外的角色好像都太平面了,會回答不出角色碰到這個事件的反應,並且由於故事其實隱藏著比較嚴肅的議題,整個世界觀有點模糊不清,比如:主角待在海生館的用意或是父母被建立海生觀的緣由,如果沒有處理好反而會是個致命傷。
然後 2023 年的時候,很幸運入選台灣漫畫基地的編劇工作坊跟條漫班課程,因為需要繳交的是條漫成品,所以這段期間透過課程,把《養鯊》世界觀更完善之外,雖然是草稿狀態,但直接先把言生父母的漫畫生出來了,也順帶解決自己列出的待釐清問題。(被朋友吐槽前傳比本傳先誕生……XD)
《養鯊守則》主角何言生的父母
那時候在條漫課程很榮幸可以上到 HOM 老師的課,而且還能獲得作業回饋,之後完成得到的建議中,HOM 老師有回饋到議題與娛樂性的調度可以再更適當拿捏。當時我便想起小雅老師分享的「漫畫的本質是『娛樂』」這句話,也是因為如此,我也起了要用《養鯊》這部作品,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展現商業漫畫本質的決意。感謝前傳故事打基底!
Q:是什麼樣的機緣決定來參加巴哈姆特的創作比賽呢?
A:過去兩三年來,我擔任了漫畫課程「商業漫畫製程培訓」的助教,我們都會鼓勵同學把作品完成後投稿巴哈姆特參加比賽喔!漫畫班很多學生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每一屆我都會感概跟提醒自己也要加油,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沒能在課程結束前完成作品,真的真的很可惜。有些同學甚至會因為沒有來得及完成,跑來跟老師還有我道歉。
當時我總不禁想:那我自己的呢?為什麼會沒有完成?因為這個想法,我想跟同學陪跑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激勵他們也鼓勵自己,透過「完成」這件事,可以帶給自己力量,也是給予那些作品擁有被看見的機會。歷經了各種意料之外,總算完成了,而且我投稿巴哈了!耶!
所以現在的我也想對正在創作卡關的你說:「請一定要讓我看這部漫畫的完成品喔!」祝福創作者們也能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Q:本次參賽獲獎有什麼感想呢?
A:在典禮途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螢幕上感到挺害羞也很感動。可以得到銅賞真的很謝謝評審老師的厚愛,也感謝好多好多幫助我的人,比較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人氣賞。在人氣賞的入圍出現自己的鯊鯊,我頓時「!?」,結果宣布鯊鯊獲得人氣賞的時候,真的是覺得不可思議跟受寵若驚。
會這麼想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是明顯偏向耽美類型,市場定位有特定族群。而這一屆在大眾向市場做得出彩的作品很多很多,所以就像李隆杰老師在評語說的,精美 Body 呈現的海鮮味直男讀者也可以嗑得津津有味……嗎?(吐槽一下沫初登場的內頁秀出螢幕的時候遠方有小小的驚呼聲 XD)但真的很謝謝大家願意將八票之一投給鯊鯊,人氣賞的獎盃也才能具現化來到鯊鯊身邊~
李隆杰老師評語中的精美Body海鮮味呈現(?)
Q:其他參賽作品中是否有讓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呢?
A:在投票期間我將 69 部入圍的漫畫作品看完了,每部作品都有其亮點和出色之處,所以忍不住都寫下一點點小感想。最有趣的地方應該就是整體的光譜呈現多元面向,當時在想:哇!這麼多神仙??評審老師超難選擇的吧,要起肖了。後來這部分確實在總評論區有提到 XD
搞笑類型我很喜歡拿督.拉婓爾的《繪師達文西》跟盤尼西林的《愛情樹》這兩部作品,見到兩位作者本人之後,覺得不愧是畫出這樣作品(?)的的創作者,本人就散發特別有趣的氣質。趙曌的《Strings Attached》我覺得在角色刻劃很細膩,也架構出了很具體完整的世界觀,讓人感受到作者縝密的心思。然後長期吸耽美作品的我想告白一下,很喜歡紹太植輝的《在你沉沒之前》故事角色,真是太可愛了!
日常的題材很難做,我非常喜歡 MiaoMiao 緲緲的《你讓日子有了盼頭》,我們很常對其他人甚至是自己戴上濾鏡,而忽略了一些真實所在。學著放下成見並面對世界,是很美好的意象呈現。
Q:對這次創作大賽整體的活動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A:從投比賽到頒獎典禮,在在都感受到工作團隊的用心和體貼,實在是非常感恩。謝謝巴哈姆特每年都舉辦創作大賽,我一直很想找機會參加,今年終於投稿了,而且還成功逼大家在茶會上聽我的辛酸血淚(笑)。在頒獎典禮上可以和評審老師以及其他創作者盡情交流,是極其難得的事情,本來想在茶會時間再跟多一些作者告白,後來發現時間好像完全不夠~!
另外想跟巴哈姆特偷偷許願,這次條漫作品在網站上因為標頁數的關係,被強制裁切了,在閱讀上會稍微被中斷,覺得有點可惜,有機會想看一氣呵成的排版。而頒獎典禮上,獲得入圍的作者牌子上只有「觀禮證」的字樣,希望能一眼就認出對方的作品和名字~透過創作大賽獲取好多創作能量,巴哈我大哥!創作者們快點來比賽\^o^/
Q:對於今後的發展有什麼樣的計畫嗎?
A:如果是《養鯊》跟《養鯨》的部分,這系列的故事還會繼續,像是:言生的人魚習性考察、 沫的發情期怎麼處理、 爸爸發現自家兒子搞異種族戀……等等。接下來因為要邁向工作的下一階段,創作六邊形戰士要化身為北斗七星,正在實踐評審老師們提醒的完稿速度練起來這回事……所以後續產出時間會比較~隨機,我真ㄉ想畫人與人魚之間的連結。嚶。
Q:最後,還有什麼話想對讀者說的呢?
A:《養鯊守則》這篇故事完成前前後後大概花費了快 3 年,它原先只是一篇心血來潮,後來隨時間推移,現在儼然擁有了自己的小宇宙。我想通過鯊鯊說的故事很簡單:「人能因為愛而勇敢」。如果看完這篇故事的你,有感受到一些溫暖和力量,那我會很開心!
更多關於「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的得獎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動畫組」 專訪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漫畫組」 專訪報導
金賞:《記憶的呼喚》(即將刊登)
銀賞:《繪師達文西》(即將刊登)
銅賞:《養鯊守則》(本篇報導)
文策院特別獎─故事創意獎:《外星外星》(即將刊登)
文策院特別獎─改編潛力獎:《夜行葬儀社》(點此觀看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遊戲組」 專訪報導
金賞:《THE SCREEN》(即將刊登)
金賞:《火箭企鵝》(即將刊登)
銀賞、文策院特別獎─市場潛力獎:《異病偵探》(即將刊登)
銅賞:《背包地牢》(即將刊登)
文策院特別獎─市場潛力獎:《YARETA 阿雷塔》(即將刊登)
最新遊戲新聞
-
出雙入對!《聯盟戰棋》15.5 陣容推薦:賭蒙多燼,全新T0套路!
(16 小時前) -
科幻病理模擬遊戲《外星人太平間》已開放試玩版
(1 天前) -
多人卡牌遊戲《卡波特酒牌》10 月底展開搶先體驗 靈感來自經典的巴西酒吧遊戲
(1 天前) -
漫畫《殺手寓言》改編遊戲《殺手寓言 漫畫分鏡戰》預告 10 月 9 日在 Steam 開放試玩
(1 天前) -
沒有文字、運用原始直覺活下去!以尼安德塔人為主角史前冒險新作《以母之名》10 月下旬問世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