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20° / 13° )
氣象
2024-07-09 | 好醫師新聞網

顱內動脈壓迫腦神經 婦人眼皮下垂複視畏光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郭明錡醫師表示,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有用經皮穿刺置放導管到顱內,置放線圈和支架來治癒動脈瘤/彰基提供



80歲曾姓婆婆頭暈目眩雙眼複視、畏光,經眼科診所治療後不僅未改善,甚至呈現「睁隻眼、閉隻眼」狀態,經轉診至彰基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門診,發現長達8mm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造成動眼神經壓迫,經開顱動脈瘤夾除手術後,右眼皮可以張開,右眼轉動也漸漸恢復正常,畏光與複視重影症狀也獲改善。





收治病例的彰基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明錡表示,「顱內動脈瘤」名稱上雖然有個「瘤」字,卻不是惡性的東西,不會擴散或是轉移,無法由抽血的方式來篩檢得知。動脈瘤是腦血管側邊或是末端的不正常膨大,形成原因是血流的衝擊使得薄弱的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顱內動脈瘤是潛伏性的殺手,絕大部分患者終其一生是無症狀的,除了少數如曾婆婆的動脈瘤有壓迫到視神經或動眼神經,在破裂出血造成昏迷前及時發現,可以早期處理,大部分的病患往往是已經破裂而造成劇烈頭痛、意識不清才緊急送醫處理。





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的話就會造成大量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會有劇烈頭痛、昏迷、急性腦壓上升,不緊急處理的話,其死亡率高達50%,即使是經過完善的醫療照護,仍然只有不到1/3的病患能無後遺症的出院,但存活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有神經功能的缺損。





顱內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高,家族病史、抽菸、三高、壓力與大量飲酒等是皆是致病危險因子,平均1-2%的國人有此項疾病而不自知。少數遺傳性疾病像是神經纖維瘤第一型、遺傳性纖維組織病變、遺傳性多囊腎病變,嚴重的菌血症都可能會造成顱內動脈瘤。但是其他大部分發病的人並無家族史,以單獨個案為主,好發年齡是在40-60歲,目前的建議是除了直系親屬有這種病時,本人可以做一次篩選性的檢查當參考外,其他親屬並不需要特別做檢查;檢查方式可以打顯影劑做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或是核磁共振血管攝影(顯影劑施打或不施打皆可),並經由專業的神經外科與放射科醫師來判讀。





郭明錡醫師進一步表示,傳統動脈瘤處理的方式是以開刀夾除為主,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有用經皮穿刺置放導管到顱內,置放線圈和支架來治癒動脈瘤。主要的優勢是其傷口小,只需在鼠膝部開個比打針略大的傷口即可進行治療,並不需要經由頭蓋骨開洞來開刀治療動脈瘤。栓塞手術的風險性以破裂(1%),血栓脫落(5%)為首要; 除了破裂流血不止會死亡(0.1%),其他情形都有辦法立刻處理而少有生命危險。





至於後續治療併發症,像是水腦或是顱內出血所需血塊移除,或減壓手術則是依病患狀況決定,並不是一定會施行的。不管是做經皮導管或是開刀治療都需要全身麻醉,術後在加護病房觀察,時間因人的病情而定。栓塞的病人明顯的比開刀的群組有較少的血管攣縮的後遺症。有些動脈瘤因為頸部較寬,除了線圈需要置放支架以防線圈脫落。置放前後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Aspirin(阿斯匹靈)、Clopidogrel(保栓通),術後要服用半年到一年。





不管支架或是線圈都不會再取出,動脈瘤破裂出血若施救得宜、度過危險期,其腦功能恢復的程度依年紀、動脈瘤位置、出血量和有無血管攣縮,復健的成效等總總因素而定,很難在術前肯定的預知醒來會不會成為植物人。如術後病人順利出院,可以完全正常作息,但要控制高血壓及禁菸,術後也需定期每半年至一年接受顱內血管影像檢查追蹤。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